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清陕西祈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10:07

  本文关键词:明清陕西祈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时期 陕西 祈雨


【摘要】:祈雨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先民为预防和禳除旱灾而进行的一种祈祷活动。作为一种古老的禳灾之法,它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延续并传承,特别是到了传统社会后期,祈雨祭祀活动更加普遍和盛行,陕西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地区之一。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陕西地区遇旱祈雨的普遍性,加之人文历史积淀深厚的特点,又决定了陕西地区具有丰富的祈雨信仰基础。为此,本文以明清陕西地区为例,主要利用地方志和史籍文献等相关资料,对涉及农业生产的祈雨活动做一个全面、系统性的论述。具体来说,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来进行探讨: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明清以前陕西祈雨活动概述。通过对明清之前陕西地区祈雨祭祀活动形成与发展历史的系统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段祈雨活动的发展特点,从而为下文重点论述明清时期的祈雨信仰活动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明清时期陕西地区的祈雨信仰与仪式。主要从祈雨神灵的多样性,以及祈雨仪式在时空上所表现出来的神圣性展开论述。具体从自然神、民间俗神、人物神这三大方面来介绍说明明清时代陕西祈雨神灵的多样性特征;再是通过对祀龙王求雨、雩祭、设坛祈雨、取水这几种祈雨仪式类型的介绍,来反映仪式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神圣时空氛围,即是仪式一旦开始,人们在时间上和所处的空间上就会表现出与以往生活状态的不同。第四部分:祈雨活动的地区差异与特征。通过对明清时代陕西祈雨神灵的空间扩展和分布情况的论述,可以看到,祈雨信仰在关中、陕北、陕南这三大自然地理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分布差异性:关中地区是祈雨神灵种类及数量最为丰富和发达的区域,陕北地区祈雨神灵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以龙王崇拜为主,陕南地区是自然水神崇拜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这样的分布特征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具体来讲,是对三大地理区域各自内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种感知性结果。第五部分:祈雨活动与地方社会。本部分主要对地方官绅和民众群体参与祈雨活动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此来窥探祈雨在地方社会独特的社会功用。对地方官吏而言,祈雨是职责所在,它能够在大旱时起到抚慰民心,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也是展示其在地方社会的权威,控制民众思想的一种手段;同样士绅阶层也通过参与祈雨活动,树立了自己在地方社会的威望。对于受旱灾影响最为直接的民众群体而言,祈雨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民众应对旱灾的精神依赖,同时祈雨活动也在塑造和强化着民众的群体意识和协作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8;B93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曙;;《民俗》周刊与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张静;;方以智《物理小识》中的气象学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俊芳;;汉代册立皇后礼仪考述[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4 李峰;;宣帝弊政及对西汉后期政局的影响[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5 万建中;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对话——从禁忌母题角度解读天鹅处女型故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王俊周,王岁孝,高强;西府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唐元;张静;;儒相匡衡与西汉宣元之际的儒法转捩[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胡春丽;闫海文;;两汉后妃特点比较研究[J];沧桑;2009年03期

10 商利;余岁兴;;中国古代休闲体育文化浅谈[J];成功(教育);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敏;;闽台民间故事的相关性研究[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2 宋运娜;王明政;;简析甘肃民勤民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宋暖;博山琉璃及其产业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步连增;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邹蓉;杂剧喜剧技巧史[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向柏松;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亚栋;“前四史”对诗赋歌谣的采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兰波;中国传统相学及其近代化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牟菲;南朝吴声与吴地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廖尚可;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瑞;明清时期汉江流域中药材地理初探(1368-1911)[D];暨南大学;2011年

7 姜琨;大连地区妈祖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敬儒;冀中民间故事嬗变研究(1980-201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丛洋洋;大连旅顺龙王塘妈祖信仰的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王菲菲;生产技术与文化实践—章丘新村大葱种植技术民俗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1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61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