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传》史料系统与先秦君子问题起源——《左传》“君子”用法详析
发布时间:2017-11-14 14:07
本文关键词:论《左传》史料系统与先秦君子问题起源——《左传》“君子”用法详析
【摘要】:"君子"是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和政治思想领域的重要概念,它的含义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左传》是涉及"君子"问题最重要的先秦典籍之一,要清理"君子"一词含义变迁的历史,离不开对《左传》材料的深度阐释。根据语法特征对《左传》中的"君子"详加分类研讨,可以大体解决学界历来疑虑的《左传》史料的可信度问题。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系统解读,可以看到,在孔子之前百余年,"君子"已经成为贵族政治家普遍关心和反复探讨的问题。当时的政治家已提出了诸多君子的行为规范和判断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虽与日后《论语》给出的君子标准还有差异,但仍不失为孔门君子之学的渊源和先驱。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XNF048)
【分类号】:K225.04
【正文快照】: 不论是探究中国哲学,还是理解古代中国的伦理精神和政治思想,甚至为解读今天中国人的理想、性情和生活方式,“君子”都是一个无法绕过的概念。在韦伯笔下,“君子”是擅长旁征博引、舞文弄墨的“高雅之人”,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士子的自我完善目标,而这种自我完善则以跻身官僚,
本文编号:1185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8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