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戎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23:10
本文关键词:先秦戎族研究
【摘要】:戎族在先秦时期相当活跃,对该时期的历史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学术界却至今缺乏对戎族史的足够重视。本文在回顾、总结海内外前贤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传世典籍、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中细致梳理证据,首次对先秦戎族留下的历史信息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究。 本文总共七章,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全面梳理、评价海内外学者对戎称谓、分布、族属等问题的争论及其贡献;二,对甲骨文、金文以及典籍所见戎人历史信息的系统考察;三,对戎人历史文化若干重要问题的初步考辨。 海内外学者对戎称谓、分布、族属等问题的争论,是本文的起点。通过对百年来的戎族史研究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并逐一梳理学界对41个戎族分支的争论,发现:该领域的争议与分歧明显大于共识,这充分说明要进行先秦戎族史研究,就必须得面对其复杂性和相当艰巨的困难。 对甲骨文、金文以及典籍所见戎人历史信息的系统考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逐步考察甲骨卜辞、金文铭文中的戎资料以及典籍所载的戎族活动,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戎在商时便已存在;先秦之戎,散处各地,并非局限于西部;戎人使用青铜器,掌握一定的青铜锻造技术;戎与商周尤其是与周的关系是时和时战,双方关系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 对戎人历史文化若干重要问题的初步考辨,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一些专题认识。认为戎概念有着扩大化和缩小化两种历史过程;戎人社会的文明程度,并不低,其在经济、社会形态、手工业、文化、城市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戎人的饮食、服饰也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戎、夏之间,文化具有差异和互补性,双方不断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了我国早期文明。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琦;;试论西周胡国的族源[J];安徽史学;1992年04期
2 张家琦;;试论西周胡国的族源(续)[J];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3 刘超;危机与认同:中国民族溯源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4 顾晔锋;;《穆天子传》成书时间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4期
5 王辉;;发现西戎——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J];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06期
6 何光岳;;桂人、惤戎的来源和迁徙[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7 兰本加;;西戎沿革及吐蕃后裔习俗考略[J];中国藏学;2010年04期
8 李零;;楚景平王与古多字谥——重读“秦王卑命”钟铭文[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6期
9 李聚宝;;允戎不是塞种[J];敦煌研究;1987年01期
10 唐晓峰;先秦时期晋陕北部的戎狄与古代北方的三元人文地理结构[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李岩;周代服饰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贾腊江;秦早期青铜器科技考古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01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0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