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对孟子思想的接受
本文关键词:《史记》对孟子思想的接受
【摘要】:司马迁尊崇孟子,最早为他立传,视其为孔子之道的真正传人。他接受和发扬孟子的义利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对其加以诠释。司马迁阐发了孟子所理解的孔子作《春秋》的几个原则,并运用于《史记》创作。《史记》"实录"精神正与孔子《春秋》褒善贬恶的精神一脉相承。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04.2
【正文快照】: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1]3314《史记》中专述孟子的传文,加上司马迁的赞语,仅两百余字。在简短的传记中,司马迁介绍了孟子的籍贯、师承、游历、所处时代背景、学说特点、遭遇、著述等信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鲁仁;《旷世大儒──孟子》简介[J];中国哲学史;2001年02期
2 张立环;《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及其启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杨海文;孟子故里“圣地化”的基本内涵——评刘培桂《孟子与孟子故里》[J];孔子研究;2003年03期
4 华蔼仁,蔡世昌;《孟子》的实践性和精神性[J];中国哲学史;2004年02期
5 栗子;怎样读《孟子》[J];华夏文化;2005年01期
6 许化冰;;孟子“仁政”行政组织思想及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3期
7 胡发贵;;千年误读:驳孟子“迂阔”论[J];现代哲学;2007年03期
8 杨东;;试论孟子“民本思想”之真义[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安宏林;;试论孟子四题[J];人才开发;2008年09期
10 张照华;;孟子思想之当代价值[J];天府新论;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赵庆伟;;孟学研究的历史考察[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闫学军;王雷震;;试析孟子管理思想的几个特点[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国勇;;亚圣孟子与儒学的弘扬和发展[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刘鄂培;;孟子与《孟子》一书撷要——兼论孟子思想的文化价值[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吉萍;;孟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价值观[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邓志伟;;孟子的同心观[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8 廖群;;郭店楚简与孟子研究[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季庆阳;杨慰;白延军;;试析孟子思想与道家的关系——兼论早期儒道之间的关系[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杰;;超凡入圣:孟子的自我道德修养及理想人格塑造[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茹 李法强;孟子:继往开来的儒门亚圣(下篇)[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郭思阳 记者 谢小芳;首家孟子研究院辽师揭牌[N];大连日报;2011年
3 侯西木;还原一个真实孟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通讯员 宝奎 洪涛;邹城“五个一”打造孟子廉政文化品牌[N];济宁日报;2011年
5 记者 罗容海;孟子公开课在孟子故里邹城开讲[N];光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杰;在国际对话中深化孟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通讯员 张长青 张云雷 胡恩姣;传统文化馥郁孟子故里[N];济宁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陈菁霞;齐思敏:孟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喜书;以现代的形式表述“孟子”[N];中国保险报;2001年
10 袁鲁仁;《旷世大儒——孟子》简评[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凯;孟子的诠释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2 郭伟宏;赵岐《孟子章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董祥勇;孟子“中道”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英;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D];河南大学;2007年
8 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沈锦发;孟子内圣外王思想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宏伟;《孟子》论辩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姜德高;孟子若干思想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3 刘会新;孟子良贵说及其现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 季庆阳;孟子的思想渊源浅探[D];西北大学;2002年
5 陈阵;《孟子》管窥:空疏的整体观思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张绍娜;孟子公正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祥宇;孟子性善论疏解[D];辽宁大学;2015年
8 任鹏程;率性与教化[D];山东大学;2015年
9 乔永平;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崔海亮;试论孟子的“养心”说[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21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2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