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概念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17-12-08 00:11

  本文关键词:“中国”概念的历史演进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华夏 天下 民族-国家 现代中国


【摘要】:重新梳理"中国"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借助这种历史性的梳理重新回顾历史上的"中国"究竟是怎么样随着"时势"变化而不断演变的,为我们理解"现代中国"提供一个历史基础。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云南经验研究(编号:13XMZ011)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在当下这个现代性世界中,若我们要言说“中国”这个概念,就不可避免地要对它进行重新定义,以防止对其理解的偏差及由这种偏差所导致的进一步的误解。而要重新定义“中国”或者重新建构以“中国”为单位的历史叙述与现代性叙述,就必须先对“中国”这一概念做出历史考察,因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现代中国》第十二辑[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03期

2 皮雷·林克;乐黛云;;艺术的地位——通过文学来研究现代中国的价值变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02期

3 黄仁宇;;现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J];读书;1993年08期

4 李益群;;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J];中华魂;2011年08期

5 廖公弦;;现代中国的天空[J];山花;1991年06期

6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J];战略与管理;2001年01期

7 张颐武;;心里有“鬼”——漫说现代中国与“鬼”[J];中关村;2010年05期

8 中国现代文学教研组;《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试析[J];川师学报;1974年01期

9 丸山升 ,陆晓燕;关于山本俊太氏收藏的《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手稿[J];鲁迅研究动态;1985年06期

10 吉科;日本出版《现代中国的政治结构》一书[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新建;;现代中国的多元历史——从辛亥百年看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兼容[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2 皮雷·林克;乐黛云;;艺术的地位——通过文学来研究现代中国的价值变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李龙;张晓黎;;“五四”与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徐波;;孙中山理论与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A];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魏建;;中国现代“文人”的一个范本[A];郭沫若研究(第六辑)[C];1988年

7 陈先初;刘旺华;;胡适与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拯;为现代中国锻造“坚强核心”[N];人民日报;2014年

2 本报驻东京记者 谢宗睿;日本观众看懂现代中国[N];光明日报;2014年

3 ;刘延东在现代中国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演讲[N];人民日报;2008年

4 ;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N];人民日报;2013年

5 陈平原;依旧“关注‘现代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整理 怡华 编辑 李念;高瑞泉:探寻现代中国道路[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丁刚;创造现代中国的文化符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陈平原;告别《现代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叶隽;“现代中国”的文化理想[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以礼 书评人;美国学者剖析中国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建军;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段凌宇;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叶兴艺;现代中国第三势力宪政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许峰;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D];上海大学;2012年

7 罗义华;论梁启超的“流质性”与转型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品格[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yN;缝合的超载与叙事的困境[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衡;现代中国绘本的艺术特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新刚;现代中国都市风情小说的文化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玲玲;女性:现代中国的社会学解读与文学批评[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瑞婕;《现代中国:简介》(第四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6 熊婕;现代中国中产女性时尚轨迹探究[D];汕头大学;2010年

7 吕杰;“晚期帝制中国”与“早期现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苑仁莹;中国水墨语境下的现代中国插画绘画的创作[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9 王长征;策略与认同——现代传媒与创造社“异军突起”[D];青岛大学;2009年

10 徐先智;想象现代中国的方式[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4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64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a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