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明代科道官行取制度兴起与衰落

发布时间:2017-12-19 19:08

  本文关键词:明代科道官行取制度兴起与衰落 出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科道官 行取制度 推官 知县 选官 监察制度


【摘要】:明代推知行取科道官制度,使一些具有行政经验和法律知识的人才进入监察队伍,对推官、知县们也有激励作用。该制度从兴起、调整到成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证了监察效能的发挥。该制度具有极权专制主义的特征,不但有局限性和消极面,而且有严重的缺陷,在政治日益腐败之时,这些负面问题突出。君主专制政体虽然有自我调整的能力,但往往被人为因素所左右,而人为因素往往不考虑制度的建构,当然也会影响到行取制度的实施。从不按制度的"特招"到皇帝的"召对",行取制度被阉割了。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代巡视制度”(14SFB1002),项目负责人:柏桦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明代“选人之法,每年吏部六考、六选。凡引选六,类选六,远方选二”[1]卷71《选举志三》,p1716。所谓类选,即考满、起复、降用、裁减、截替、别用等六类,科道官除了特命之外,都是通过类选任用的,后来又出现了行取制度。所谓的“行取”,即行文取用之意。凡是朝廷需要的人才,即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君;;清代顺治朝科道官员作用受限的初步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2期

2 刘丽君;;略论清代顺治朝科道官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梁娟娟;;论清代皇权的加强与科道官谏诤职能的萎缩[J];求索;2008年10期

4 刘丽君;;清代顺治朝科道官典型弹劾案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2期

5 刘长江;略论明代科道官的“风闻言事”[J];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1期

6 刘长江;略论明代科道官的“风闻言事”[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7 许颖;;清代科道官行政处分提出权的历史解读[J];社科纵横;2010年11期

8 王天有 ,陈稼禾;试论明代的科道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9 陈宝良;论明代的科道[J];中州学刊;1992年05期

10 刘长江;明代科道官参与廷议之得失[J];川东学刊;199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君;清代顺康两朝科道官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滨;论科道对明代政治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孔艳晓;清代监察机制运行特点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9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309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4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