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疫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 历史大疫 时空分布 灾害链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从甲骨文、二十五史、十三经、古医书、笔记和杂录、地方志、类书中,获取了中国历史大疫385条(公元前13世纪至1911年)。进而,对385条疫情的烈度进行定量分级,分析中国历史大疫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并提出了一些规律性见解:在历史上中国是大疫频繁发生的国家;3000多年大疫史上有两个活跃期(公元2~3世纪、16~19世纪),且有愈后愈多之势,从百年一遇,到数十年一遇、数年一遇;东部多,西部少,以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最甚;存在着灾害链,有旱—疫、涝—疫、饥—疫等10多种灾害链。
[Abstract]:From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25 history, 13 classics, ancient medical books, notes and miscellaneous records, local chronicles, and similar books, 385 articles of the great epidemic in Chinese history (13th century BC to 1911) were obtained. The intensity of 385 epidemic cases was classified quantitatively, the time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pidemic in Chinese history were analyzed, and some regular opin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the history, China was a country where the epidemic occurred frequently; There are two active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the epidemic over 3000 years (the 2nd century AD, the 3rd century, the 1600th century,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more and more, from once in a hundred years, once in decades, once in a few years; There are more in the east and less in the west,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re are 10 kinds of disaster chain, such as drought-epidemic, waterlogging-epidemic, hunger-epidemic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471004)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1 概况作者查阅了甲骨文、二十五史、《尚书》和《左传》等十三经、《伤寒论》和《瘟疫论》等15部古医书、《履园丛话》和《右台仙馆笔记》等7种笔记和杂录、《浙江通志》和《顺天府志》等94种地方志,以及《古今图书集成》和《玉海》等10部类书,共查检到中国历史大疫385条。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建林;夫妇婚龄差对预期丧偶期的影响研究——从1990年北京地区夫妇婚龄差看老年丧偶[J];人口与经济;2002年03期
2 袁延胜;东汉初年和末年人口数量[J];南都学坛;2004年03期
3 王均,陈向东;两汉时期人口数据库建设与GIS应用探讨[J];测绘科学;2001年03期
4 王子今;四川竹枝词客家文化史料研究[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兰虹,冯涛;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2期
6 曹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4年02期
7 路伟东;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J];回族研究;2003年04期
8 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J];近代史研究;2004年04期
9 袁延胜;东汉户口总数之谜试析[J];南都学坛;2003年02期
10 吴滔;关于明清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灾荒发生的初步研究[J];农业考古;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敏华;历代都邑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志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朱圣钟;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7 张小燕;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宋乃平;农牧交错带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及其环境效应[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秦元红;清朝前期的户籍管理与科举教育[D];南昌大学;2007年
2 占钊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江西户政[D];南昌大学;2007年
3 白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D];辽宁大学;2007年
4 杨海莹;域外引种作物本土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6 李爱军;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农作物地域推广发展及其规律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蔡超;两周时期齐鲁两国聚落形态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剑倜;唐山地震后的伤员救护和卫生防疫[J];文史精华;1994年04期
2 ;赤壁之火究竟是谁放的[J];河南消防;1995年06期
3 梅莉,晏昌贵;关于明代传染病的初步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4 戴景羲;赤壁之火是谁放的?[J];安徽消防;1996年04期
5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J];历史研究;1997年01期
6 戴景羲;赤壁之火是谁放的?[J];山东消防;1997年02期
7 张剑光,邹国慰;略论两汉疫情的特点和救灾措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朱建明;从逐疫文化现象谈良渚文化的衰落[J];南方文物;1999年04期
9 周健明;我的第一个职务[J];理论与创作;1999年03期
10 徐德培;难道希望大灾后有大疫[J];咬文嚼字;199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树基;李玉尚;;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兼论传统时代的“天人合一”观[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林健;周煜;周蛟;王菁;赵蕾;李秋菊;;从北京CVI988/Rispens冷冻苗产业化生产看GMP标准的重要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曹永长;马静云;覃健萍;毕英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孙关龙;;中国历史大疫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吴玉华;;黑龙江省灾区流行性出血热防制的研究[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2卷[C];2002年
6 罗才文;;母猪十大疫病性繁殖障碍症及防制对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前言[A];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SARS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高思华;王春乙;张楠;马晓北;胡春宇;刘延华;王建林;刘玲;钱栓;傅士垣;许家松;;北京地区SARS流行与自然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9 唐振柱;林玫;曾峻;董柏青;李翠云;王鸣柳;谭冬梅;权怡;龚健;;广西14起学校重大伤寒副伤寒疫情分析[A];广西微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邢艺舟;;急救中心如何应对突发事件[A];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龙公 通讯员 方羽 李江帆;我省建设动物疫病防治快速反应系统[N];湖北日报;2000年
2 伍法同;从蛮荒到文明[N];云南政协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田鹰;保险套:花小钱防大疫[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记者 黄辛;我国完成三种病原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N];科学时报;2001年
5 省卫生防疫站 潘亮;大灾之后防大疫 重点要防钩体病[N];福建科技报;2002年
6 邢台市兽医院 邢兰君;冬初重点防猪这些病[N];河北科技报;2002年
7 记者郑灵巧;性病艾滋病将综合监测[N];健康报;2002年
8 郑灵巧;灾情疫情网络快递[N];健康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夏金彪;国内抗艾药物谋求上市 药监局“第一时间”速批[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10 记者原国锋;进一步提高动植物检疫执法水平[N];人民日报;2002年
,本文编号:1471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47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