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民国时期修河流域经济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
本文关键词: 明清至民国 修河流域 市镇经济 社会变迁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修河流域地处江西北部偏西,群山环抱,水网交织,山多地少,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孕育着极富特色的地方文化与民俗风情。明清以来,修河流域经历了数百年王朝更迭与洗礼,其经济发展也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地域风格。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因地制宜地种植经济作物提供了基础;通畅的水路交通为区域对外交流创造了便利;外来人口涌入及自然人口增长与有限的山地资源产生矛盾,客观上加快了山地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风气的变迁;五口通商以后,近代化的浪潮又为区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可见,不同历史阶段的机遇,使修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呈现不同阶段的特点,彰显出充分的韧性与活力。本文以修水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流经区域为中心,主要围绕该区域的自然区域特征、政区沿革、水陆交通状况、人口流动及商贸往来等,分三大部分对明清至近代的区域社会变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第一部分对修河流域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探讨了修河地区人口的流动、市镇经济的发展变化及社会风俗的变迁;第三部分着力阐释五口通商以后,商路变迁与修何流域市场结构的调整,并以修河流域宁红茶作为个案进行分析,力图简绘出该区域历史发展的大致轮廓,从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社会现实发展提供借鉴。
[Abstract]:The Xiuhe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the north of Jiangxi Province,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intertwined with water networks, rich in local culture and folklore in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Xiuhe River Basin experienced several hundred years of dynasty change and baptism, an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showe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regional style. Good natural conditions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ash crops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 The smooth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has created the convenience for the regional external exchange; the influx of the foreign population and the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have created the contradiction with the limited mountain resources, which has objectively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ntain resources. It has promoted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ethos. After the five ports of commerce, the wave of modernization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strong impact to the reg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vicissitude of Xiuhe River basin ar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stages, showing sufficient resilience and vitality.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flow of the main stream and its main tributaries, mainly around the natur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 The evolution of administrative areas, land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population flow and trade and trade ar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human environment of Xiuhe River Basin;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own economy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customs in Xiuhe area. Taking Ningblack tea in Xiuhe River Basin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tries to draw a brief outlin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sum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reality.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侃侃;郭文炯;;流域经济:空间特征、过程与机制[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3期
2 李修松,王华娣;三代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3 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4 杨国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J];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5 周致元;《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02期
6 陈湘满;美国田纳西流域开发及其对我国流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7 黄庆锋;红水河畔那艘船[J];珠江水运;2001年01期
8 ;《广西社会与科学》1992年总目录[J];广西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9 张文华;;春秋战国时代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特征[J];求索;2011年12期
10 李甫春,龙裕伟;我国东西部大合作的新理念新举措[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温强洲;温啸;;合理长江建桥 促进流域经济发展[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柯涛涛;夏美玲;张伟初;;新航运推动长江上游开放型流域经济的发展[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敬林;;发展蚌埠经济带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佐友;;关于长江大流域经济的研究和对策建议——中国生产力学会组织的对长江三次考察活动回顾[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5 刘爱新;;民国时期百色经纪业与右江流域经济开发[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委会技术咨询委员会陈效国主任在2002年河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年会上的讲话——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对策[A];河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年会暨多泥沙河流水电站运行与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宋秀清;;水资源与承德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旭亮;市人大督办建设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圈建议[N];淮安日报;2013年
2 陈业新;淮河流域历史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11年
3 陆峰;确保太湖地区防汛与供水双安全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新华日报;2011年
4 马俊亚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非内卷的区域: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有明;完善促进流域经济区发展的机制[N];人民日报;2011年
6 安徽大学历史系 朱正业;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历史启示[N];光明日报;2009年
7 林燕;立体通道 打通流域经济发展大动脉[N];中国交通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中东部合作应注重流域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记者 陈锐;为保障世博会顺利进行和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贡献[N];中国水利报;2010年
10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党委书记 局长 李峰;强化服务 科学管理 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民主协商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2 王凯;流域经济带产业聚集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胡碧玉;流域经济论[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露茵;清至民国时期柳江流域经济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周珊秀;明至民国时期修河流域经济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陶开;珠江流域经济不平衡测度及其影响因素[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殷迪;洱海流域经济发展与湖泊水环境关系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二黑;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规律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李慧;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菲;明清时期陕西流域经济的综合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8 陈向东;空间视角的流域经济发展成本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张文芝;淮河流域经济洼地的形成机制与破解路径[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10 苏凡;长江干线航运发展与流域经济适应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4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1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