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汉唐村落形态略论

发布时间:2018-03-01 01:28

  本文关键词: 汉唐 村落 聚落 出处:《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村落是与城邑相应的社会单位概念,源于龙山时代聚落分化中的普通聚落,自兹至汉,是一个连续发展的乡村基本聚居形态。汉代乡村组织的特点是里聚合一,是行政单元与自然聚落的一致;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里聚分离,作为自然聚落的“村”具有了一定的行政意义;至唐代,里正成为乡政的主持者,村正开始行使里正职掌,村落的行政与法律地位得到确认,乡里之制演化为乡村之制。这一演化实质上是行政单元与自然聚落的分合变化,并不具有城乡分离的内容,与“城邦帝国”、“领土帝国”之概念亦无干涉。不论作为自然聚落的村落在不同时代具有多少称谓,它一直是与城邑对应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的共同体。
[Abstract]:Village is a concept of social unit corresponding to the city, derived from the ordinary settlement in the division of settlements in the Longshan era. From now to the Han Dynasty, it is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rural settlement form. It i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natural settlements; the separation of Li and Ju appeared in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village" as a natural settlement has certain administrative significance; in the Tang Dynasty, Li is becoming the host of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and the village is beginning to exercise its duties. The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status of the village has been confirmed, and the system of the village has evolved into the system of the village. In essence, this evolu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administrative units and natural settlements, and does not have the content of separat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re is no interference with the concept of "city-state empire" or "territorial empire". No matter how many titles a village as a natural settlement has in different times, it has always been the basic unit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corresponding to the cities. It is a community of geographical and consanguineous organizations.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涛;也谈落花流水锦[J];丝绸;1985年05期

2 李华瑞;试论西夏经营河西[J];兰州学刊;1987年05期

3 孟棣;琵琶古今名实考析——兼评所见辞书中的琵琶条[J];人民音乐;1987年03期

4 熊铁基;秦汉以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轨迹[J];江汉论坛;1987年11期

5 刘秉果;我国古代的弹棋[J];体育文化导刊;1988年05期

6 林思桐;汉唐体育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1988年06期

7 李健超;关中汉唐帝王陵[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04期

8 吴晓萍;汉唐乐舞与民族性格[J];文史杂志;1991年01期

9 李青;汉唐美术与丝绸之路漫谈[J];西北美术;1991年03期

10 王赛时;汉唐之间的弹棋[J];体育文化导刊;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彦岗;;汉唐之际货币流通和货币流通渠道的初步探索[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2 王梦赓;;从沈阳故宫藏乾隆“御题”看对清代书法的影响[A];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9年

3 王熹;;明代服饰制度述论(提要)[A];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李五建;;发展陕西蚕业 重振汉唐雄风[A];中国蚕学会面向21世纪蚕业振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明;;汉唐西域胡语医学文献中的宗教因素[A];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郭彦岗;;汉唐之际货币流通和货币流通渠道的初步探索[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7 刘建国;;汉唐之际五铢钱制衰落与变革新论[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8 徐晓望;;论汉唐宋元福州城市的发展[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9 侯蔼奇;;影印“四库”中的陕西地方志[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10 刘毓庆;;论明代“诗经学”的历史贡献[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开封市地下淹埋七座城[N];北京日报;2000年

2 顾绍康;汉唐遗韵帝王陵[N];中国电力报;2000年

3 史治民 崔松林;三门峡发掘汉唐古墓葬[N];中国文物报;2000年

4 贺云翱 邵磊;南京出土我国首座六朝陵阙建筑遗存[N];中国文物报;2000年

5 耀文;王伟华一把琵琶闯东瀛[N];中国信息报;2000年

6 王森杰;汉唐时的“和平统一”[N];北京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佳师;从汉唐看MPEG—4市场趋势[N];中国电子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李咏梅;重振汉唐雄风[N];中国交通报;2001年

9 张玲莉;《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出版[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温格林;汉唐文化孕育出的骄子[N];华夏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书华;《荆公新学初探》[D];河北大学;2001年

3 闫续瑞;汉唐之际帝王、士大夫家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阎福玲;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文廷海;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忠庚;汉唐佛教与科学[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杨世文;宋代经学怀疑思潮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强;汉魏六朝家谱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王铭;唐宋之际“四书”的升格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克林;厌胜钱初论[D];四川大学;2002年

4 庞媛;刘明教授运用调畅气机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5 刘志宏;《离骚》“香草美人”抒情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罗小如;论朱熹《论语集注》的训诂价值[D];宁夏大学;2003年

7 田耕;元代前期“宗唐得古”诗风之形成及期内涵的嬗变[D];河南大学;2003年

8 姜亚林;郑樵《诗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王鹏;眩晕证防治方药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谭凤娥;论元丰改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49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49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2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