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时期的花卉种植业
本文选题:种植业 切入点:花卉种植 出处:《农业考古》200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严奇岩;明清时期云南的观赏花卉资源[J];中国园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萨纳赛汉;论社会经济先进与落后的标志[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2期
2 阎万英;;西汉时期我国的农业区域概貌[J];农业考古;1981年02期
3 罗少亚;;美学杂谈[J];湖南教育;1981年12期
4 李根蟠 ,卢勋;苦聪人早期原始农业的生产和生活[J];中国农史;1982年01期
5 华卿;;包袱·绿树·财富[J];云南林业;1982年04期
6 酆慧兰;;新疆农牧结合问题——以新疆荒地资源考察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1984年04期
7 ;一个带战略性的大政策[J];编辑之友;1984年03期
8 ;职工论坛[J];中国农垦;1984年03期
9 陈正江;阿勒泰地区发展种植业的若干问题[J];干旱区地理;1985年04期
10 王守金;;人参夫妻[J];中国民兵;198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巨生;戴惠善;张妙玲;黄在鸣;;川埠公社土地利用规划最佳方案的研究[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2 许燮谟;;再论土地开发——综合开发与资源潜力问题[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3 宋兆麟;;葫芦的功能与栽培技艺[A];葫芦与象征——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朱保本;赵炳宜;王洪章;;大力发展高蛋白农作物——从开发蛋白质资源角度看河南省的种植业发展方向[A];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届营养资源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9年
5 宋怀保;;办村级大教育 带村民奔小康[A];97年中陶会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山西现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张福墁;;低温地热能在我国蔬菜保护地生产中的有效利用[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C];1989年
7 庄巧生;;序言[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8 王者钧;;我省果品产、销剖析及对策[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1年
9 张维芬;吕跃强;;发展效益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浙江省庆元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和思路[A];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年
10 崔延虎;;穿过城镇游牧:都市化进程与牧道的窘境[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伟;情注农村老人[N];中国老年报;2000年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维炯;从EM技术到CM技术[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3 赵禹 栾明;莫里乡靠加强城镇建设发展地方经济[N];经济消息报;2000年
4 冯晓明;正镶白旗种植结构向多元化发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5 记者 石卫锋 任恒君;巴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6 瞿永祥;谁受益?谁受益最大?[N];证券时报;2000年
7 通讯员 彭玲 张晓兰;前4月京郊农业收入增长13%[N];北京日报;2001年
8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 罗其友 尹昌斌;发挥比较优势 重整农业结构[N];光明日报;2001年
9 王巧英;2000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拉大[N];河南日报;2001年
10 潘文卿(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前景[N];江苏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齐;中国种植业区域分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2 邢鹂;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3 马惠兰;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4 杨礼胜;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5 刘璨;我国林草结合环境经济与政策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6 周宪龙;北京地区种植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袁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陈长青;红壤区农林复合系统分析与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叶乐安;上海市郊种植业绩效评估与生产经营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薛艳杰;上海农业地域类型演变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01年
2 徐杰;京郊种植业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优化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桂荣;农业科技进步因子对河北省种植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4 胡艳君;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地区布局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刘新生;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朱利群;淮安市淮阴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及结构调整策略[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杨芳;GIS技术在绿色食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种植业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赵国富;台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曾勇;上海市种植业绩效评估与空间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文晓;连云港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59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5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