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欧阳修编纂史书之义例及其史料学意义

发布时间:2018-03-06 21:05

  本文选题:欧阳修 切入点:史书义例 出处:《文史哲》200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欧阳修修史以《春秋》为圭臬 ,并从中抽绎出三条基本义例 :一是微言大义 ,春秋笔法 ;二是文约事详 ,简而有法 ;三是不没其实 ,据事直书。尽管其中不乏主观性和非确定性因素 ,也有因此而造成的忽略史实、割裂史料等问题 ,但这些义例对于史料运用和史书编纂的积极影响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史料学上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Abstract]:Ouyang Xiu took "Spring and Autumn" as his standard, from which he abstracted three basic examples of meaning: one was to speak with great meaning, and the other was to writ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second was to write in detail, but to have the law; and the third was not to have the truth.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subjective and non-deterministic factors, as well as problems such as neglecting historical facts and separa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se examples on the us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compilation of historical books is worthy of recognition. Also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ical data scienc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分类号】:K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石明庆;《文史通义·原道》篇发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范学辉;;“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罗炳良;赵翼对野史文献的认识与利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金仁义;东晋南朝国婚之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彭文峰;唐代河朔藩镇进奉浅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丁放,袁行霈;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王达敏;;论姚鼐与四库馆内汉宋之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史广超;;四库馆臣辑《永乐大典》佚书考[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葛志毅;;序:史学为中国文化托命之本[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3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姜国钧;教育盛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10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初盛唐七言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鲍远航;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D];河北大学;2001年

3 张海;贯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天莉;司空图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5 王铭;唐宋之际“四书”的升格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姜清波;仕唐三韩人事迹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白爱平;韩PS和他的诗歌[D];西北大学;2002年

9 于海平;柳宗元与中唐儒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宇哲;;“六一风神”对“史迁笔法”的接受[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2期

2 王玉华;欧阳修对春秋书法义例的领悟和实践[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张勇;;简论《十七史商榷》的史料学成就[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饶良伦;评李凤飞主编的《东北边疆史料学》[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5 永石;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讨论抗战史料的搜集整理[J];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03期

6 朱国华;;润笔琐谈[J];文史知识;1997年01期

7 王水根;籍贯探微[J];南方文物;1997年04期

8 乔福锦;;历史文献学视域中的乡村社会文献整理[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曹家齐;欧阳修与佛教之关系一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高敏;读安作障先生主编之《中国古代史料学》[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心希;;北宋闽北著名学者杨亿与大型类书《册府元龟》的编修[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兴成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问题意识与史料发掘,,一个都不能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止庵;历史上的官员出书现象[N];北京日报;2007年

3 本版编辑邋安平秋 程毅中 卞孝萱 郁贤皓 陈尚君 许逸民;古籍整理的重大成果[N];光明日报;2007年

4 记者 粟丹;曾子家谱有望定为一级文物[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李珍;治理人世而尽其功用[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范月霞;士人身份的分裂[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潘月;唐宋八大家与襄阳考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3 王娟;《管晏列传》史料考[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76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76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