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至民国洞庭湖区水利治理的发展与困境
本文选题:洞庭湖区 切入点:水利治理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代至民国洞庭湖区水利治理呈现出发展与困境并存的局面。治水理念自我更新展现了传统水利内在的活力,一定程度上为水利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但滞后的技术手段却令其无力跳出经验治水的窠臼。清代政府对洞庭湖区水利不断加强管理,试图破解治理实践与治理制度背离的难题,却始终未能走出这一困局。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水利职能的强化既是顺应水利近代化的要求,也是向清代强力治水传统的回归。洞庭湖区水利治理陷入左支右绌的境地则是因人口剧增与生态恶化双重压力所致,并在此作用下不得不走上水利近代化的道路。
[Abstract]: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Dongting Lake are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presented the situation of the coexistence of development and predicament. The self-renewal of the idea of water control showed the inherent vitality of the traditional water conservancy, and to some extent creat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However, the lagging technical means made it unable to get out of the pattern of experience in water management. 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strengthened its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try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governance practice deviated from the governance 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func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It is also a return to the tradition of strong water control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situ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falls into the left branch and the right, which is caused by the double pressure of population increase and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and it has to go on the road of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S060)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3M542103) 湖南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YBB388)
【分类号】: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正英;马国川;;中国水利六十年(下)[J];读书;2009年11期
2 王瑞芳;;从重建设到重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水利工作重心的转变[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水利与电力》半月刊1964年1~24期总目录[J];中国水利;1964年24期
4 刘展晓;哈密县志水利部分浅议[J];新疆地方志通讯;1987年04期
5 武光汤;;发挥现有水利的最大灌溉效能[J];山西政报;1952年04期
6 ;华东军政委员会华东保护山林水利管理垦荒办法[J];福建政报;1951年02期
7 张爱华;;“进村找庙”之外: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勃兴[J];史林;2008年05期
8 彭军;金益;;职工的贴心人——记六师五家渠市水利管理处党委书记郭光琴[J];兵团工运;2013年10期
9 ;湖南省一九五二年小型彶田水利工作~=}P(摘要)[J];人民水利;1952年02期
10 李艳;王晓晖;;民国河西走廊水利事务中的权利团体及其互动与影响[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增火;;街道水利发展的实践和思考[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2 许捍卫;左迎新;;省级数字水利框架结构体系的研究[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3 ;江苏省“十一五”水利发展思路[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4 孔祥光;杨殿亮;王从明;;信息化技术在沂沭泗局水利管理中应用[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改革三十年永州水利发展的历程与展望[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尚庆明;徐树元;包荣萍;罗时龙;;关于“数字淮安水利”建设的思考[A];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效国;;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北地区水利发展[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陈诚;;小型水利管理工作初探[A];福建省第九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何小富;魏开颜;;对水利基本建设审计监督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探讨[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宪存;丁学振;徐强;;对照WTO理清水利职能建立和完善水利市场管理体系[A];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霍列东;土乡水利一枝花[N];黄河报;2007年
2 本组撰稿 邵凯 周珍;创新实干为全面达小康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N];南京日报;2007年
3 罗绍宏邋霍列东;土乡水利战线上的“一枝桃花”[N];青海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生效有;内蒙古将重点抓好五项水利工作[N];黄河报;2007年
5 宾凌燕 孙玉花;发展水利要用科学的发展观[N];阿勒泰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顺卿 李净云 吴振华;云南水利:宽阔视野下的精彩腾越[N];中国水利报;2008年
7 良华;我市水利将迎来大投入大发展[N];宜兴日报;2008年
8 记者姜兴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N];铜川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谢元鉴;中小水利发展的突破口[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记者 雷勇;强化水利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N];平凉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汪群;水利战略动态管理——水利战略形态转换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史安娜;国民经济发展对水利的宏观及微观需求预测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寇继虹;水利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娜;明清时期晋陕豫水利碑刻法制文献史料考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高峻;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1949~1957)[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肖启荣;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的水利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俊峰;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社会变迁[D];山西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梦杰;农田水利与村落共同体[D];山东大学;2015年
2 满丽娜;1949~1965年新疆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3 王景;连云港市水利基建专项资金投融资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殷娟;20世纪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冯鼎;北宋水利管理考述[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罗潜;关于中国古代水利文献的基础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胡彬;我国公共水利管理体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8 赵铭雪;碑石所见明朝至民国时期城固县的水利面貌[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锐锋;恩平市水利专项资金管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廖艳彬;江西泰和县槎滩陂水利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83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8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