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迁笔法:寓论断于序事
本文选题:“春秋笔法” 切入点:史迁笔法 出处:《求是学刊》200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如果说孔子“春秋笔法”主要表现在“一字定褒贬”的修辞层面上,那么史迁笔法则将其扩大为篇章的叙事结构上,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乃至《史记》全书的整体布局上。寓论断于序事作为史迁笔法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述而不作,借史料之取舍传心中之隐曲;据事直书,词不迫切而意独至;侧笔旁议,托他人之口代作者之言。
[Abstract]:If Confucius's "Spring and Autumn brushwork"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rhetorical aspect of "one word, praise or demotion", then Shiqian's stroke method expands it into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text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 image. Even in the whole layout of the Book of Records of the History, the conclusion is embodied in the preface as one of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change,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levels: stating but not doing, passing on the implicit songs in the heart by the trade-off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facts, the words are not urgent and the words are the only ones. Side pen side discussion, entrusted to the mouth of others on behalf of the author's word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春秋笔法的现代阐释》成果,编号:04BZW016
【分类号】:K20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锋;;葛洪卒年再考证[J];宗教学研究;2006年02期
2 吴士勇;章学诚“史德”释义[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3 宋学勤;;当代人作当代史:梁启超史学理论构建的现代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郭英德;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J];学术研究;2005年01期
5 陈彦辉;春秋行人辞令简论[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6 梁长洲;讲史,第一要紧就是真实[J];出版史料;2005年01期
7 陆静卿;汉晋之际妇女精神风貌的转变及其与士风的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8 张昭军;龚自珍经世思想学术渊源考论[J];齐鲁学刊;2004年04期
9 张新红;;章学诚的学术思想述略[J];兰台世界;2006年20期
10 刘鸿鹤;抗争与妥协——徐复观论秦汉以来儒家政治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毓庆;郭万金;;汉代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定位[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严寿征;;察变观风,史有子意——读刘咸p槨吨问沸髀邸穂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严寿征;;察变观风,,史有子意——读刘咸p槨吨问沸髀邸穂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陈卫平;;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银昌;;《史记》易学与数术学发微[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永革;;开物成务与经史统观:论蕺山学派的经世特质及其效应[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胜明;唐宋晚唐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焦印亭;刘辰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4 谢超凡;俞樾诸子学与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生杨;宋代巴蜀易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黄富成;汉代农业生产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D];四川大学;2007年
8 聂春华;董仲舒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9 尹雪华;先秦两汉史传作品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兰;先秦法制教育略论[D];湖南大学;2007年
2 王圣;六朝隐士与政治、学术文化之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梁晨;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杜联合;君主与礼[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高晓成;郑樵诗经学简论[D];山西大学;2007年
6 胡银屏;迥异逻辑观念下的逻辑思想[D];山西大学;2007年
7 黄永晴;《管子》的法律思想探析[D];湘潭大学;2007年
8 张立敏;神仙传记中的神仙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许军;葛洪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敏光;论《老子》的“有”“无”[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天;“春秋笔法”是曲笔吗?[J];求索;1984年06期
2 朱伟明;孔尚任史剧理论简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3 张晓松;关于史学传统继承问题的思考[J];上饶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4 蔡毅;谨慎的开拓者──敏泽美学思想研究述论之一[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01期
5 王得后;先驱的遗志[J];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01期
6 曾海龙;《新五代史》问世的启迪[J];唐都学刊;1996年03期
7 王野苹;处理人物事迹的三种手法[J];新疆地方志;1997年03期
8 李颖科,符均;论孔子的“春秋笔法”[J];云梦学刊;1997年03期
9 谭莉芳;略论鲁迅杂文幽默的语言形式[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陈望衡;八大山人与“黑画”[J];书屋;199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志峰;让阳光陪伴学生成长[N];人民日报;2005年
本文编号:1615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61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