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古代的“保富论”

发布时间:2018-04-05 09:05

  本文选题:唐宋以来 切入点:富民社会 出处:《历史教学》2006年12期


【摘要】:唐宋以来,中国社会崛起了一个新的阶层———富民阶层。富民阶层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富民社会”。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思想家纷纷发表言论,肯定富民的重要作用,主张保护富民,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保富论”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处理国家与富民的关系,要求保护中国社会内部新的发展力量,实为一种具有崭新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重大转型与社会深层变迁。
[Abstract]:Since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Chinese society has emerged a new stratum---the rich people's stratum.The rise of the rich people class greatly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nd formed a new "rich people society".In this context, a large number of thinkers have made speeches affirm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rich people and advocat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ch people, thus forming a strong ideological trend.Based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rich people, "the theory of protecting the rich" requires the protection of the new development forces within the Chinese society, which is in fact an economic though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era.It symbolizes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and the deep change of society.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丁雨晴;庄华峰;;略论传统社会保障中的以工代赈——以宋代长江下游圩区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岳毅平,刘群英;论宋王朝重商的财政背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张健;论明代徽州文献学家程敏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赵崔莉;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戴卫东;略论明代社会保障政策实施中的弊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吴晓萍;宋代“私觌”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曾瑜;辽宋西夏金的避讳、称谓和排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吴晓萍;宋代外交使节的选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郭齐家;;略论宋代教育流派的勃兴及其教育思想的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廖名春;;《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新探[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4 栾成显;;宋元明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明太祖的经济政策[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林乐昌;;张载礼学论纲[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程伊杰;贾谊、晁错政论散文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田甘;苏轼记体文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婷;李_┦柩芯縖D];西北大学;2011年

7 贾连港;宋代内禅政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陈明明;府际视角下的北宋县政[D];西北大学;2011年

9 任贵松;北宋黄河埽所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马亮;宋代农作物品种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文勋;;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J];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02期

2 宁欣;;唐宋城市经济社会变迁的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刘国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新探[J];天中学刊;2010年04期

4 勾利军;;唐宋分司机构与社会变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李向平;陈建明;;宗教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双重探索——宗教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轨迹[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1期

6 张雨新;;奥林匹克运动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影响[J];沧桑;2011年01期

7 王艳娟;;“科学救国”与民国社会变迁(1911-1936)[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王宏斌;;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第二届晚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近代史研究;2008年01期

9 张静文;;改革开放三十年语言现象分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杨先起;;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首流行歌曲”为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虹;;社会变迁及其对中国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挑战[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2 梁治平;;社会转型与文化重建[A];2003年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3年

3 黄雪娜;金盛华;;社会变迁感知对农转居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辛自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滑:4项横断历史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丁俊萍;宋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拓新[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丁文超;;畅销书研究:基于社会心态研究取向的探讨[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苏谦;辛自强;;1989-2005年中学生抑郁的横断历史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郑伟斌;张友琴;;社会变迁对农村老年人口家庭地位和供养模式的影响[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9 王玲宁;;中原地区媒介发展与社会变迁——以河南为例[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苗幽燕;;俄罗斯社会变迁与俄语语义新词[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臻;以前瞻性理论视野把握社会变迁[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彭南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N];光明日报;2000年

3 之恺;“党的经济思想与社会变迁”研究之新进展[N];北京日报;2001年

4 王达三;激活慈善传统有利于共富和谐[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记者 塔娜;当代中国村落研究的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沈杰;社会变迁下不容忽视的心理震荡[N];中国社会报;2007年

7 知名财经评论员 侯宁;茅于轼“保护富人”犯了逻辑错误[N];广州日报;2007年

8 王 雯;为“阳光富豪”叫好[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胡喜盈 唐伟;我要过得富贵[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荣;财富十问[N];发展导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刘晓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D];吉林大学;2004年

4 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秀卿;公诉权的法律社会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袁莉莉;1949-1978年中国革命型政治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唐晨光;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南开大学;2001年

9 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舒怀;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新闻话语变迁究[D];北京大学;2005年

2 陈勋;改革以来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地位变迁[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3 佟景元;中国法观念变迁的动力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吴一裕;论社会变迁中法律传统的发展[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付强;建国后郑州市城市集合住宅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曾桂林;清末民初的慈善事业与社会变迁(1895-1928)[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少柳;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凤施;近代以来社会变迁对我国学校体育影响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邓玲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14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14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e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