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注《后汉书》的历史贡献
本文选题:章怀太子 + 《后汉书》注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09年05期
【摘要】:本文题目是指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召集一批学者给《后汉书》作注。章注《后汉书》的目的并非是影射武则天专权和外戚专权,而与唐初史学的发展、社会需要和他对《后汉书》的喜好、政治投资有关。章怀太子既是《后汉书》注的组织者,又是执注者之一。他采用了较为科学的方法,从注音、释义、校勘、补遗等方面对《后汉书》进行注释,从而提升了《后汉书》的学术价值。《后汉书》注体现了章怀太子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也反映他对唐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Abstract]:The title of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Tang Dynasty Zhang Huai Prince Li Xian summoned a group of scholars to make a note to the Book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The purpose of Zhang Notes is not to insinuate Wu Zetian's autocracy and foreign autocracy, but to rela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ography, social needs and his preference for the latter Han Dynasty, as well as his political investment.Prince Zhang Huai is not only the organizer of the notes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but also one of the adherents.He used more scientific methods to annotate the book from the aspects of phonetic pronunciation, interpretation, collation, supplement and so on, so as to enhance the academic value of the book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The notes of the latter Han Dynasty reflect Zhang Huai's historical thoughts and methods of historiography.It also reflects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n the Tang Dynast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范学辉;;“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金仁义;东晋南朝国婚之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彭文峰;唐代河朔藩镇进奉浅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丁放,袁行霈;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凌家民;略论唐代的科举、任官制度与书法艺术[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9 张玉璞;隋炀帝与南北文化交融[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10 张碧波;箕子论——兼论中国古代第一代文化人诸问题[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6 张景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8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啸;魏晋南北朝太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俊;初盛唐七言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鲍远航;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D];河北大学;2001年
4 张天莉;司空图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5 王铭;唐宋之际“四书”的升格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姜清波;仕唐三韩人事迹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白爱平;韩PS和他的诗歌[D];西北大学;2002年
9 于海平;柳宗元与中唐儒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汉忠;;说范晔《后汉书》之“志”[J];文献;1997年04期
2 曲文军;“宾帝”非“先帝”小考[J];江海学刊;2003年01期
3 山下将司;黄正建;;2009年日本的隋唐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738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3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