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天通与中国政教结构的开端
本文选题:绝地天通 + 帝与神 ; 参考:《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摘要】:五帝时代之所以作为中国史的开端,乃是基于如下的意识:作为中国传统的天下政教形态在五帝时代业已开端,它体现在帝与群神的二层级的政治构造上面;这一构造对应于三代王制中的天子与诸侯的共治结构;而在天下型国家成立之后,这一构造又变易为圣与王、君子与君主的共治结构,构成了中国两千年传统政教形态的典范。帝与群神的分工,导致了对民的统治被架置在文化上而不是狭义的政治上,初步展现了中国传统政教将政治镶嵌在文化中的基本精神。
[Abstract]:The reason why the five emperors as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history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sciousness: a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orm of state and religion under the world has begun in the five emperors, it is reflected in the two levels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emperor and the group of gods;This structure corresponds to the condominium structure of the emperor and the princes in the three dynasties, bu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orld type country, this structure has changed into the holy and the king, and the common governance structure between the gentleman and the monarch, which constitutes the model of the traditional state and religion form of China for 2000 years.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group gods led to the rule of the people being placed in the culture rather than the narrow sense of politics, which initially showed the basic spiri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tate and religion to inlay politics in the cultur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学人支持计划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林生;“绝地天通”新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良平;从原始思维看《诗经》兴体诗的文化底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周良平;;“比”“兴”与意象创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陈立柱;亳在大O>说[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4 李岩;;历史上对大禹形象的认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郭铁娜;;楚文化河伯与古希腊文化狄奥尼索斯的相似性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6 黄娟;;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7 张捷;;“黑”词义与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8 侯宏堂;“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9 夏利亚;;转喻在古汉字造字表词方法中的运用例说——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建军;出土材料中所见的“逆”及相关语词的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曰珠;张永奎;;管仲商业方略与淮夷商贾贸易[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江林昌;;东西方古文明的比较[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3 何];;简论炎帝族与黄帝族的关系及其所代表的考古文化[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永琴;潘庆梅;;百年来炎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崔冠华;;“五帝”的起源及在春秋时的历史遗留[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林志鹏;;释楚系简帛中的“弼”字——兼论车蔽之形制及别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鲁瑞菁;;两汉“三代始祖感生说”述论[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刘海琴;;甲骨文“合文”判断方法的初步研究—以花园僗东地甲骨“合文”为例[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王海波;刘颖;;凤凰的动物学原形探寻[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10 黄锡全;;新见古文字材料与古代货币研究中之疑难问题举要[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雪山;商代封国方国及其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6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冬冬;甲骨文与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象形字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红梅;甲骨文与原始楔形文字会意字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高丽;《说文解字》彽部字有关字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荣辉;象形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玲;《尚书·盘庚上》疑难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谢亮;欧阳修《诗本义》的《诗》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廖韧;乐的起源及虞夏时期的乐[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林生;殷周人神关系之演进及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远;;《论语》的时间观念及其溯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张耀元;张华;;从《史记》中的上古神话看先秦文化从巫到史的演变[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牛天伟;;“伏羲女娲执规矩”画像之象征寓意浅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喻中;从“绝地天通”到“天人合一”[N];法制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尚冰昕邋通讯员 张晓霞 李书庭;公祭颛顼帝喾大典在内黄举行[N];西部时报;2007年
3 王学海;中国美学原点的反思和建设[N];文艺报;2005年
4 李零;“地理”也有“思想史”[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周巧红;人文始祖光耀千秋[N];安阳日报;2006年
6 解玺璋;学术小天地 历史大眼光[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本报通讯员 李书廷;内黄强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N];安阳日报;2005年
8 张玮;《书法五千年》的大书法史观[N];中国文物报;2007年
9 卜键;登临极顶时有多少感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邹昌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中、印、希三大哲学体系发生的“统一场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纯;中国宫殿建筑美学三维论[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党兵;天人关系视野下的大禹神话[D];云南大学;2012年
2 贾军仕;《周易》、《尚书》思想比较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3 贺贵富;从神本走向人本[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葛擎;儒教与宪政[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桑胜剑;论春秋之前天人观的演变与孔子思想体系的形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筱彬;殷商时期贞人集团与王权关系之演变探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2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7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