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装置在展示中应用新媒体互动技术的观念和形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中历史元素的取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4年
公共装置在展示中应用新媒体互动技术的观念和形式研究
汪佳希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与文明的不断进步,公共空间的装置展示开始逐渐结合计算机、声像、互联网、新材料等一系列的媒介通过艺术的感染力与观众进行互动。这些技术和材料的投入,无疑都让这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样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国际范围内的当代展示已经完成了从“绘画平面”向“屏幕平面”的过渡。展示装置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创作出的作品带给观众感官维度相较以前更加丰富。对于未来的展示设计,艺术化不仅是趋势,甚至可以说是必然;而全球化的文化传播能通过这一展现形式得到了更广更深程度的呈现: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把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结合情感体验共同反映在互动装置上,用户通过与装置进行交互并认知,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从而实现互动装置在文化上的体验和传播 本文选择运用多媒体设计的公共互动装置设计作为文化型产品应用的典型案例,力求通过前期对于文化型产品设计的摸索,从人体的生理眼动信号与心理主观感受,探求文化传播在公共互动装置上的有效呈现。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产品文化构成的识别和认知规律。通过发放大量问卷,根据产品的形态构成要素分析外形、材料、色彩、纹理对产品视觉文化构成的认知影响,按照李克特五分量表法对产品进行评分。对文化型产品进行认知实验,展开专家访谈,根据产品的形态构成要素分析外形、材料、色彩、纹理对产品视觉文化构成进行设计规则的提炼。 (2)文化型产品的设计模式、程序和步骤。对上一实验中甄选出的30个典型优差文化型产品进行眼动实验,根据眼动实验对产品进行客观的生理数据分析,归纳出文化型产品的造型法则,为产品中的文化呈现提供认知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 (3)文化符号在公共新媒体交互装置产品设计中的观念和形式研究。通过提炼有效文化符号结合多媒体技术结合交互手段,研究如何能成功输出来增强传统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的成功输出,增加产品用户体验和用户黏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小静;几种典型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及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年02期
2 王一川;张洪忠;林玮;;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调查[J];当代文坛;2010年06期
3 梁影晖;;浅谈装置艺术对展示设计的冲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7期
4 蒋宁;;电脑互动艺术从互动创新开始[J];电影评介;2009年18期
5 郑林欣;汪颖;;探析文化型产品中的设计要素[J];包装工程;2013年08期
6 黄保源;中国传统色彩观辩析[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5年05期
7 郑林欣;;产品设计风格的认知教学与实践[J];装饰;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川;;北京文化符号与世界城市软实力建设[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2 沈应平;谈包装的立体装饰[J];包装工程;2005年04期
3 陈卫民;;中国传统图形与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06年06期
4 田辉龙;吴宏敏;吴岚;;中国民间图案的艺术设计特征[J];包装工程;2006年06期
5 张灏;;当代图形设计的后现代表征[J];包装工程;2007年04期
6 杨晓金;;从现代“图形创意”析中国传统吉祥图案[J];包装工程;2007年06期
7 张鹏;;中国传统文化对包装设计艺术语言之影响[J];包装工程;2007年11期
8 张帆;江寿国;;清代宫廷包装设计的空间语义[J];包装工程;2012年12期
9 罗娟;吴亦苇;;中国服饰色彩的符号作用[J];广西轻工业;2010年10期
10 郑林欣;汪颖;;探析文化型产品中的设计要素[J];包装工程;2013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易琼娟;传统山水画中的艺术元素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薇;论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中历史元素的取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秋苗;互动多媒体装置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沈莹;中国传统纹样在古筝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慧;蔚县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7 彭懋耘;中国传统色彩审美及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8 郑兰兰;植物花卉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装饰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彦;油画中黑色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杨旭兰;色彩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孙守迁,杨颖;基于风格描述的产品外形设计[J];包装工程;2004年02期
2 何方,徐伶俐;包装设计课程中的文化语言[J];包装工程;2004年02期
3 王蕾;;传统中国元素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力量[J];包装工程;2011年08期
4 张路得;李志春;;产品设计中文化的表达要素解析及应用[J];包装工程;2011年20期
5 孙康宜;“古典”或者“现代”:美国汉学家如何看中国文学[J];读书;1996年07期
6 汪鑫;廖敏;;在产品设计课程中培养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年03期
7 黄建成;媒介与空间的契合——集美SD的展示艺术[J];美术学报;2002年02期
8 郑林欣;;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层次[J];新美术;2011年04期
9 杨钢;对后现代艺术形式的思考[J];装饰;2003年01期
10 卢兆麟;汤文成;薛澄岐;;简论形状文法及其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晶;;浅谈新媒体艺术及在现代时装业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年06期
2 姜芬芬;;寻找全新的“话语权”——浅谈新媒体艺术与舞台艺术的联姻[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年04期
3 俞熔;;介入空间——浅谈新媒体艺术[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4 蒋晓丽;邓若伊;雷力;;新媒体技术下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郭晋华;;新媒体时代电视发展的现实路径[J];电视研究;2007年03期
6 王秀峰;王静;;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年01期
7 郭洁黎;胡涵;;谈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新路径——以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为例[J];当代电视;2011年03期
8 刘冉;;新媒体艺术带给舞蹈创作的新纪元[J];艺海;2011年01期
9 高山冰;;从凤凰新媒体看电视的多媒体融合[J];中国电视;2008年04期
10 于佳立;;关于齐齐哈尔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J];大众文艺;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国保;;关于传统出版业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深度思考[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2 程曼丽;;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王伟艳;彭天放;;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危机公关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娜;;应对外媒从“电波到比特”战略转型的新媒体策略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金明;;略论新媒体与反腐倡廉建设[A];教育系统廉政探索(第四卷)[C];2012年
6 李一凡;;新媒体在博物馆展陈的应用与设计[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7 吴晓东;刘建宏;尚峰;;关于全媒体的探索研究[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8 肖东发;卞卓舟;;新媒体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陈飞昕;林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调查和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10 夏颖翀;李娟;陈滨;;新媒体设计交互性研究[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评论家 李炳银;[N];文学报;2011年
2 光明网记者 吴力;[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涂桂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李媛;[N];法制日报;2011年
5 才晴;[N];中国民航报;2011年
6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顾群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裴力 潘强;[N];中国改革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徐文营 赵妍;[N];经济日报;2010年
9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郑晓春;[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吕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丁莉丽;共谋与斗争:“视觉文化”时代的影视风景[D];浙江大学;2004年
3 胡俊;早期现代欧洲“中国风”视觉文化[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4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5 宋协伟;转形·转型[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斌宁;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
8 郭红梅;二十世纪早期西方视觉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9 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10 李然;视觉文化视野中的视频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佳希;公共装置在展示中应用新媒体互动技术的观念和形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钟昕;新媒体对视觉传达的影响及其趋势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晓川;绘画在新媒体技术中的发展途径[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4 王国瑜;当前壁画艺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的生态空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芝;新媒体表演艺术的创意表现[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6 王威;我国新媒体艺术的流变与未来展望的思考[D];吉林大学;2013年
7 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雪;新媒体艺术的谱系建构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9 丁豫峰;新媒体技术在电视研发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丁媚;新媒体艺术的远与近[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中历史元素的取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