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宋人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及相关问题讨论

发布时间:2018-05-03 20:50

  本文选题:宋人著作 + 《史记正义》佚文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对宋人吕祖谦《大事记解题》与王应麟《玉海》《通鉴地理通释》《诗地理考》及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等五种著作征引《史记正义》之佚文考索及相关问题的综合讨论。对裴殐《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三种古注做一简明的描述;对张守节的经历学养进行钩沉,并探讨《史记正义》的成就所在、遗佚的发生及日本学者辑佚的成绩;对笔者从宋人著作五种考索所得《正义》佚文394条做一概述;对《括地志》其书及宋人著作五种征引之《括地志》与《史记正义》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的文献价值做重点阐述。
[Abstract]: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was made on the lost works cited by Lu Zuqian of Song Dynasty, Wang Yinglin < Yuhai], "General interpretation of Tongjian Geography" and Hu San Province's "Xin Zhi Zi Zhi Tong Jian", and related problems. A concise description of the three ancient notes of Pei Yu, Si Ma Zhen, Shi Ji Suoyin, Zhang Shoujie and Shi Ji Justice,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Zhang Shoujie's experience of learning and raising, and discussing the achievements of "Historical Records Justice", The occurrence of the lost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Japanese scholars, and an overview of 394 pieces of lost works obtained by the author from five kinds of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ve cited books and the justice of the history records, and expounds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the lost works of the five kinds of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 which are cited from the books of the people of Song Dynasty and the works of the people of So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1105)
【分类号】:K20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3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7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8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9 李相正;张剑光;;钱大昕研究两《唐书》的成就[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6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煜;民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学;2010年

7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廷海;《春秋谷梁传注疏》引书考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汪武军;;“隐士”考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3 龙建春;;乌纱帽考论三题[J];文史知识;1995年06期

4 吕文郁;阐幽发微,探骊得珠——《〈仪礼·丧服〉考论》评介[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3期

5 孙家洲;评丁鼎新著《〈仪礼·丧服〉考论》[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3期

6 沈新林;考论谨严 厚实凝重─—评《太史公书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7 赵生群;;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孟修祥;;王辉斌先生《先唐诗人考论》评议[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9 李靖莉;黄河三角洲古代商业考论[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瞿林东;;《“封建”考论》一书的论点和方法献疑[J];史学月刊;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牛敬飞;五岳祭祀演变考论[D];清华大学;2012年

2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陶广学;孔颖达《礼记正义》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广福;《史记》采《战国策》考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龙秋;“六经皆史”说考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韩婷;周代燕飨礼仪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马智全;《文章正宗》编选《左传》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潘月;唐宋八大家与襄阳考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6 郭军;《静斋至正直记》述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明;《晏子春秋》成书、流传、及学派归属考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0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40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2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