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湖湘文化与吴越文化经世观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8-05-04 16:01

  本文选题:湖湘文化 + 吴越文化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07年04期


【摘要】:中国文化中的经世精神有其特定的内涵。肇端于先秦,标举于清季,形成两种不同的经世观。一是乾嘉学术所主张的学术上的经世求是,一是湖湘学者所力行的经世实学。两种不同的经世观,成就两种不同的学术范型。在湖湘文化与吴越文化两大文化体系中,二者的根本差别体现得尤为明显。由此入手,可以回答一些学者就湖湘文化研究提出的种种疑问,特别是通过对少为人所研究的湖湘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的分析,完全可以肯定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不同于其他区域文化。
[Abstract]:The spirit of running the world in Chinese culture has its specific connotation. Zhao end in the pre-Qin Dynasty, the standard in the Qing Dynasty, forming two different views of the world. The first is the scholarly seeking for truth from the world, and the other is the practical study of the society practiced by the scholars of Huxiang. Two different views of the world, the achievement of two different academic models. In the two cultural systems of Huxiang culture and Wuyue culture,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especially obvious.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we can answer various questions raised by some scholars on the study of Huxiang culture, especi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ep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Huxiang culture, which has been studied by few people. It is absolutely certain that the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of Huxiang culture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regional cultures.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亚利;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特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锋,杨新敏;徽州牌坊兴盛的根源及其文化传播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刘绪义;;论先秦诸子对“社会和谐”的探索及其现代启示[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3 王思怀;;于谦之死与景泰年间中央权力的再分配[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4 李嘉郁;更新教育观念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谈信息时代文化教师的应对策略[J];八桂侨刊;2004年06期

5 章剑生;;现代行政法面临的挑战及其回应[J];法商研究;2006年06期

6 颜广文;高拱与“俺答封贡”[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覃汉吨;试论明初政治家姚广孝的历史地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S2期

8 罗玉玲;浅谈我馆的特色资源建设工作[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年01期

9 郭福祥;雍正朝宫中钟表的来源与使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张岩;包世臣与近代前夜的“海运南漕”改革[J];近代史研究;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检秋;;嘉道年间京师士人修禊雅集与经世意识的觉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朝亮;李绂与《陆子学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齐浚;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伟丽;试论明末清初传奇中的风情喜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云霞;民本与师道的复归[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曹翔;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宛姝;士大夫·科学家——徐光启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铮铮;王夫之与湖湘文化的近代转换[D];中南大学;2004年

6 毛小曼;情、梦、幻[D];郑州大学;2004年

7 李慧;湖南早期共产党人社会调查活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8 黄艳燕;佛教与宋前小说中的轮回主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发生;明前期荒政中的腐败问题研究(1368—1487)[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红娟;归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长秋;湖湘文化与近现代中国革命[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谭承耕;湖湘文化务实精神之渊源与发展[J];船山学刊;1998年02期

3 董楚平;吴越文化的三次发展机遇[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4 刘云波;;江浙文化与湖湘文化比较论[J];求索;2006年08期

5 赵霞;高句丽乐舞与吴越文化的渊源窥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6 柯闻秀;;湖湘文化的三次大融合及其包容性特征的形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张静;郭嵩焘对湖湘文化承继、超越和批判之浅探[J];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8 王伟;邵雍;;探析吴越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彭军辉;新闻视域中的湖湘文化[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10 张静;郭嵩焘对湖湘文化承继、超越和批判之浅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小松;李继盛;;隐山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孺海;吴楚文化研究迎来新发展[N];湖北日报;2005年

2 姚曙光;树之坊表 立懦廉顽[N];光明日报;2003年

3 欧阳斌;曾国藩的文化性格[N];光明日报;2003年



本文编号:1843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43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b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