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闻鼓源流略探
本文选题:登闻鼓 + 路鼓 ; 参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摘要】:古文献中对提鼓和早期进谏方式的记载表明,登闻鼓最先可能指古代上朝进谏时手中所拿的一种小鼓,但后世的登闻鼓就其形制来看,则当肇始于西周时的路鼓制。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literature, the record of drum lifting and early admonition means that the first small drum in the hands of the ancient dynasty may be a small drum held in the ancient dynasty, but in the form of the drum in the later generations, it began with the road drum system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森;;《两都赋》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卢晓辉;论游仙诗的起源[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漆子扬;;刘安及宾客著述考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1期
4 王锷;;《月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其成篇年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5期
5 贾艳红;略论先秦两汉民间的灶神崇拜[J];管子学刊;2003年03期
6 牛云平;杨秀敏;;人本与物本——“翻译”与“translate”语义谱系分析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昝风华;;汉人享乐观念与汉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陈炜舜;;释罔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翟麦玲;汉代女子的经济活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尉浩,黄维元;论儒家德法并举的治国方略及其现代意义[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凤五;;上博六《庄王既成》、《申公臣灵王》、《平王问郑寿》、《平王与王子木》新探[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王锷;;《五礼通考》征引《十三经注疏》考异[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季琴;三国支谦译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芮东莉;上古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赵贞;唐五代星占与帝王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蒋艳萍;清虚与奇幻的交汇[D];暨南大学;2004年
7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小成;文中子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解文超;先秦兵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慧颖;福建古代的动物神灵崇拜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2 夏凌霞;《晏子春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万彩红;论先秦时代的生物保护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邢培顺;刘向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岳宗伟;先秦儒家家庭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6 杨敏;论《淮南子》的德育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先文;《<淮南子>哂兆⒀第囔芯俊 [D];安徽大学;2004年
8 吴建伟;宋代《洪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魏小虎;《事类赋注》的文献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智群;颜师古注引方俗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57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57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