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太史公曰”之人文观照
本文选题:《史记》 + 太史公曰 ; 参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摘要】:探讨人文意蕴,必当以人为本。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将个体作为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特殊的人物个性下,以特别磊落的史家胸怀作了辩证人文的观照。其可谓是认知和弘扬人文精神的典范。
[Abstract]:To probe into the meaning of humanism, we must be people-oriented. Si Maqian's Records of the History, Tai Shi Gong said, put the individual as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age, under the special personality of the characters, and made a dialectical humanistic reflection with the special mind of the historian. It can be described as a model of cognition and promo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0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啸声;从《史通》看刘知几的历史哲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李之勤;评《资治通鉴》关于商鞅变法的论述——论司马光的曲笔之一[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3 张文立;法不阿贵[J];人文杂志;1980年03期
4 何世华;司马迁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80年06期
5 李少雍;《史记》纪传体的创立问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高天金;“五世相韩故”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李鼎芳;陆贾《新语》及其思想论述——《新语会校注》代序[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常征;《穆天子传》是伪书吗?——(《穆天子传新注》序)[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任学良;判断词“是”见于先秦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灵台无计逃神矢” 新释[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晓秋;;初探铸“■”符号的铜钺[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余怀彦;;夜郎社会性质小议[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杨明河;;从文物试析夜郎[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汉夜郎国都邑探幽[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吴承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孟繁仁;;中华之母——女娲陵[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1997年
7 梁志忠;;《山海经》——早期民族学资料的宝库[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8 崔允文;;胎教浅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胡显中;;司马迁和班固经济思想比较[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10 刘贵华;;金圣叹论《水浒》和《史记》[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桂荣;《史记》俄译本:一家两代人的心血[N];光明日报;2000年
2 林声;清凉的书眼[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瞿林东;永久的青春[N];光明日报;2001年
4 施丁;史家之绝唱——《史记》[N];光明日报;2001年
5 栗拙山;一览而收全功[N];大众科技报;2002年
6 邱实;新的世纪 新的“历史”[N];光明日报;2002年
7 张勇 向红;司马迁对人类的八大贡献[N];陕西日报;2002年
8 刘保富;司马迁是怎样死的[N];团结报;2002年
9 安平秋;《史记》研究的新贡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毛泽东评《经史百家杂钞》[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贝京;归有光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王守雪;心的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宗澈;《史记》量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华宝;《史记》校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昭;《史记》士形象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翁俊松;《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良剑;《史记》比较句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力;《泰誓》考[D];西北大学;2001年
5 王芳;《史记》伦理文化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葛刚岩;论《史记》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春玲;《吴越春秋》动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广福;《史记》采《战国策》考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胡大海;《史记》论赞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10 安敏;《史记》的叙事结构系统[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68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6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