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 投稿:沈蒜蒝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蒙爱群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
长沙市东屯渡建筑有限公司与梁某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芙民初字…
加强《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内科护理学》与《内科学》密切相关,但并不是《内科学》的压缩版,《内科护理学》是用有关内科疾病理论知识指导护理实践的一门学科。《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它主要阐述内科疾病诊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诊疗护理技术…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
历史文化认同教育
□蒙爱群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教育。有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共鸣性,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而主动接受和认可民族历史文化,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的对民族历史文化认知、认同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得到发展,这样“纲要”课才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蒙爱群,广西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讲师,历史学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1)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1)11-005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大学本科生从2006年秋季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本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社会主义
[1]
道路(以下简称“三个选择”)。也就是说,通过对中国近
即引导和帮助学生从历史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寻求合法性,用历史事实来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然而在高校德育环境变迁的背景下,“纲要”课教学要做到讲清道理、培育思想、坚定信念,仅靠单纯的政治理论的单向灌输已难以取得效果,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党的政治理论教育,还要促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纲要”课的理论阐述是建立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
现代史基本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使学生在“两个了解”的基础上,懂得“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从而确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纲要”课自开设以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民族历史文化被弱化的挑战。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基础,民族历史文化认同关系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凝聚力、关系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精神的传承。有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共鸣性,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而主动接受和认可民族历史文化,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师生互动去实现,需要教师用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思辨、探究达到认知、认同,这样才能将“纲要”课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
党的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按照历史学的逻辑和方法通过历史教育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纲要”课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给学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应根据
其历史学属性的特点,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出发,利用丰富的历史素材,依托于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理论概念和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2.“纲要”课要提高教学的张力,不仅在于其结论性,
而且在于其思想性,使学生在历史思辨中加深理论认识。思辨可教会学生透过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思辨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之自觉地解读理论、解读社会。“纲要”课要让学生明白“三个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论
断,而且是一个历史事实,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纲要”课不仅要围绕“三个选择”讲授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线索等,而且要向大学生传递一种洞穿社会现实本质的思想力量。教师要从历史中有所总结、提炼和提升,包
要发掘不同阶段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发掘历史各阶段值得总结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和精神内容,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产生历史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关键。
三
根据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理解能力较强等特点,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措施,把学生表面的参与转变成为实质性的参与,而重视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积极有效的方式。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思路,哪怕不成熟和不全面,教师都应充分肯定,鼓励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同时,对于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训导和说教,而是要通过疏导,才能解惑释疑、疏通阻塞,扫清大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障碍,避免他们产生偏激情绪。
1.开展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亲
括敢于正视错误和问题,深刻总结经验教训,讲授历史观念、历史规律,具有鲜明的历史总结意识和反思意识,将“纲要”课教学的积极性质和作用凸现出来。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的思辨,把对历史过往的人与事的兴趣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从而对理论的认识得以在思辨的过程中升华。
3.讲述“三个选择”时既要注意逻辑严密,又要注意关
注历史细节,充实教学内容,体现历史的复杂性。教师可
从让学生亲近历史人物,理解历史人物,从近现代历史上选出系列关键的人物,他们中既要有阶级阶层的代表性,又要有时代的代表性;既要有正面人物的代表,又要有反面人物的代表。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和细节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增加其对历史规律的认知程度。讲述历史人物还有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引领教育学生以人为鉴、以史为鉴、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进而让学生从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中获得启迪和借鉴。
二
教学中要对历史进程与逻辑关系进行必要的整体梳理,重视从整体上理解中国近现代史,避免教学的随意性、碎片化与单纯知识化。教学内容上要向“博”、“深”方向提高和发展。“博”就是拓展知识面,建立一个宏大的观察视野;“深”就是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解析。使学生从对基本历史知识点的识记上升到对历史理论和历史规律的把握。“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因此,教学内容还要注意结合当代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和智慧。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来总结经验教训,理解今天的社会,使学生能够真正受益,并且切实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1.注重从历史演进的逻辑阐明“三个选择”的历史合
身体验中认识历史和了解社会。教师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区有关近现代史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集体或自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迹、走访革命老区等,之后撰写实践考察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交流,使全班学生都受到教育。
探究中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自我认同感。教师通过引导学
2.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自主
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共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正和平等的参与者,进行自我教育[2]。
总之,只有将历史文化认同教育很好地贯穿和渗透到“纲要”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才有可能解决当前大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摇摆和疑惑之难题,使“纲要”课做到讲清道理、培育思想、坚定信念,并将之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参考文献:
[1]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文件.福生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吴
理性。讲授历史要采取谨慎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必须遵
循史学的原则,用历史的逻辑使学生接受教育,用史实得出结论。缺少历史自身发展的逻辑演进过程的表述,就会使生动的历史僵化,难以形成课堂的共鸣。因此,“纲要”课不能只灌输理论,而是要通过史实讲述,体现历史演进中蕴含的历史逻辑,从而实现传递历史理论的目标任务。在历史逻辑发展的脉络中,实现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最终体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合理性。
2.通过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
“纲要”课要充分发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
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长征、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时期等重大事件在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作用,强化民族精神的教育。史实中蕴含的不怕牺牲的精神,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不懈努力、勇于实践创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团结奋斗、依靠人民的精神等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是讲述近现代史的基本和重要的素材内容。同时,需
实习编辑陈诚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蒙爱群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蒙爱群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蒙爱群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