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

发布时间:2018-06-09 00:23

  本文选题:唐宋变革论 + 内藤湖南 ; 参考:《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摘要】:内藤湖南在20世纪前期提出了“唐宋变革论”。他的原意是强调宋代为中国“近世之始”,这是内藤湖南历史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近百年内,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而这又和国际汉学及近代中日学术思想的论争有密切关系,是从世界的角度重新探讨中国历史的产物。所以,应该把它放到世界汉学流变中去认识。这一问题的讨论,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展开,也具有相当的作用和意义。
[Abstract]:In the early 20 ~ (th) century, Neito Hunan put forward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change Theory". His original intention was to emphasize the Song Dynasty as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modern times, which is a component of Neito's view of history.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different scholars in different period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i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international Sinology and modern Chinese and Japanese academic thought, and is the product of reexploring Chinese history from the angle of the world. Therefore, we should put it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of Sinology to understand. The discussion on this issue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research.
【作者单位】: 金泽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K20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国刚;;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J];江汉论坛;2006年03期

2 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4期

4 胡逢祥;;二十世纪初日本近代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学术月刊;1984年09期

5 宫泽知之;唐宋社会变革论[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06期

6 罗yN楠;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鹏宇;;浅论完颜亮改革对契丹人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肖建新;南宋绍熙内禅钩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孙冬虎;北宋诗人眼中的辽境地理与社会生活[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4 赵振;君臣关系与北宋前期政治——以寇准为个案[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5 杨昆;宋真宗与北宋兴衰[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6 喻学忠;;晚宋士风主流论析[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7 胡坤;;宋代荐举与士风[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8 杨松冀;《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正误三则[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汪洪生;;五代后西蜀词衰亡原因探析[J];沧桑;2007年06期

10 郝明;孟凡云;;宋枢密院实际地位之弱化考[J];长江论坛;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4 殷慧;朱熹礼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一胜;金衢地区经济史研究:960—1949[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D];复旦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胡如雷;唐宋时期中W 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J];史学月刊;1960年07期

3 张国刚;汉唐“家法”观念的演变[J];史学月刊;2005年05期

4 葭森健介,马彪;唐宋变革论于日本成立的背景[J];史学月刊;2005年05期

5 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J];史学史研究;1982年03期

6 黄正建;唐代“士大夫”的特色及其变化——以两《唐书》用词为中心[J];中国史研究;2005年03期

7 陈君静;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国地方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02期

8 宫泽知之;唐宋社会变革论[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06期

9 漆侠;唐宋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01期

10 李伯重;“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杰;;“晚期帝制中国”考——美国中国学史研究中的“关键词”探讨[J];学术界;2011年08期

2 李卫华;;“后现代主义”:概念的辨析与清理[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董冰峰;;时间的形状[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4 王玲;;厚积薄发,创学科理论新篇章——评赵德馨著《经济史学概论文稿》[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3期

5 刘刚圣;;对八十年代文学思潮命名问题的考察[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辛文;;日本汉诗训读研究的价值与方法论前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黄代珩;;台湾社会转型的历史分析架构[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天庥;;晋魏赵韩的历史分期与疆域变迁[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2 易惠莉;;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王韬——兼论1860~1870年代中日知识界的交流[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3 张艳荣;;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历史分期[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伯安;;中国古代园林序说[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5 李庆;;嘉业堂藏书的流布及其与日本的关系[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6 何天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对本区域文化历史分期的思考[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姚远;;中国科技期刊源流与历史分期[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8 董杰;郭世荣;;草原科技文明的历史分期与基本特征[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王慧峰;李赛美;;试论六经气化学说发展的历史分期[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石岛纪之;;欣慰与敬意——《重庆通史》书评[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日本金泽大学教授 李庆;日本汉学的近代沉浮[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周振鹤;《日本汉学史》简评[N];文汇报;2003年

3 王岳川;日本汉学研究的新高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邓伟志;我看共和国60年的历史分期[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袁咏红;近代中日学术交流中的批评交锋[N];光明日报;2010年

6 毛丹青;一位日本汉学家与我的交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内蒙古社科院 何天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N];光明日报;2007年

8 邓伟志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大学教授;辩证看“前30年”与“后30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郎毅怀;我国工业化历史分期及当前政策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张西平;《从汉学到中国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钟智翔;论缅语语音的历史分期与历史发展[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乔志强;中国近代绘画社团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逸帅;美国预算民主的制度变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6 妥建清;颓废与中国现代性的近代起源(1573-1644)[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复旦大学;2005年

8 郝明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生成论[D];四川大学;2005年

9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戈海军;技术科学历史分期的多维度实证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2 张俊梅;试论建国以来我国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倪平英;相似外表下的不同内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琳琳;日本“京都学派”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学术交流空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王荧;教师教育研究主题变迁研究(1979-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郑文兵;技术科学发展的统计计量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7 郑利权;民国绘画期刊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郭海萍;幕末明治游清日人汉诗中的晚清中国形象[D];山西大学;2012年

9 陈冠X;杰里·本特利对全球史探索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汪海元;20世纪二胡音乐创作的历史分期及其艺术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97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97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