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历史文献学实践教学内容简论

发布时间:2018-06-19 01:56

  本文选题:中国历史文献学 + 实践教学 ; 参考:《教育现代化》2015年11期


【摘要】: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切忌"纸上谈兵",应注意从文献收集、文献整理、文献修复等方面开拓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纸质文献的收集,要查阅各种目录书,学会利用索引工具书,熟悉各种检字方法。电子文献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学生要学会运用校勘、辑佚、标点等文献整理方法,并争取让学生有机会实践文献修复的具体方法,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实践教学还应该走向田野,让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散见文献。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Historical Philology, we should avoid "talking on paper".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veloping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from literature collection, document sorting and literature repai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practice ability,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The collection of paper documents, the various catalogues, the use of index books, and the familiar with various kinds of books The collection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The collection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is mainly through the CD-ROM Database and the network database.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use collation, collection, punctuation and other documents sorting methods, and strive for students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toration, exercise and improve personal ability in practice. In the field, students were allowed to collect literature by field investigation.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辑佚考论”(11XZS033)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256-4;G6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王其秀;;论王若虚的校勘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杨_g;;古籍校勘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殷翔;;评管锡华《汉语古籍校勘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陆倩倩;;《古籍版本学》与《校雠广义·版本编》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6 周生杰;;论鲍廷博开放的藏书思想[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年02期

7 徐立;;略论中国古代藏书楼与图书馆[J];重庆图情通讯;2000年01期

8 罗宝珍;;简帛病名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李俊;;不作学究态 亦无商贾气——从郑振铎藏书题跋看其学术个性[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海波;;版本学争议概念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华;;中医药古籍的整理与应用[A];全国中医药图书信息学术会议暨第十届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馆长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强;战国秦汉竹简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崔涛;董仲舒政治哲学发微[D];浙江大学;2004年

3 曾军;义理与考据[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培友;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文化生态[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居三;《国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姚娟;《新序》《说苑》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戴建国;《渊鉴类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木村淳哉;中国明代四大小说在日本的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郭丽;元前小说观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陈以凤;孔安国学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项云莎;戴震《方言疏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之涵;明清《四书》专题类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玉倩;朱熹儒家经典校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锦辉;宋代雕版印刷与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葛亚杰;《骆宾王文集》版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陈育馨;姚鼐题画诗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米智明;胡应麟文献学论著校注[D];湘潭大学;2011年

8 杜国庆;毕沅与孙诒让《墨子》校勘比较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9 冯汉才;孙殿起《贩书偶记》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张甜;潘树广文献学成就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恒俊,张俊杰;中国历史文献学人才培养刍议[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2 张子侠;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基本理论的几点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一氓;;《中国历史文献学》面世[J];阴山学刊;1990年01期

4 朱仲玉;王炜民;;《中国历史文献学》评介[J];阴山学刊;1990年03期

5 吴超;;关于“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阴山学刊;2013年06期

6 李海群;;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的新探索[J];黑龙江史志;2014年05期

7 滕兰花;;《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中的课题研究——基于小课题、大课堂的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8期

8 滕兰花;王柏中;;《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中的越南汉喃文献的生成式教学实训[J];黑龙江史志;2013年23期

9 余敏辉;“建立历史文献学这门学科是我的夙愿”——白寿彝先生和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J];回族研究;2004年02期

10 王继光;;“大国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献[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适端;;中国历史文献学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构想与实践刍议——以杨燕起等主编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为蓝本[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顺霖;;从千唐志斋几则墓志看石刻文献之珍贵——也谈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1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燕起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文献学的最新成果:《中国历史文献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阚红柳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还原与提升: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国际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本文编号:2037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037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