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8-06-22 08:18

  本文选题:华侨 + 认同 ; 参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摘要】:辛亥革命以后 ,南洋华侨民族主义随着中国本土民族危机的加深而愈发强烈 ,这种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对中国的全面认同。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 ,随着中日矛盾的逐渐激化 ,南洋华侨民族主义升华为爱国主义 ,对中国的认同不但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 ,而且具体表现为对中国政府的认同。这种以中国认同为核心的民族主义 ,是在宗教、家乡意识上发展起来的 ,日本对南洋的经济扩张直接威胁到华侨的经济利益 ,也激发了南洋华侨同仇敌忾的情绪。然而 ,这种以中国认同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忽视了华侨在南洋社会的政治目标 ,也错过为此目标而进行华侨社会自身的整合活动及与其他族群关系的调整 ,这是 2 0~ 30年代以中国认同为全部内容的华侨民族主义的局限性。
[Abstract]: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nationalism of overseas Chinese in Nanyang became strong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ational crisis in China, and the core of this nationalism was the overall recognition of China.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with the gradual intensification of Sino-Japanese contradictions, the nationalism of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South Ocean was sublimated into patriotism, and the recognition of China was not only that of the nation, but also of the country. And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approval. This kind of nationalism with Chinese identity as the core developed in religion and hometown consciousness. The economic expansion of Japan directly threatened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South Ocean, and also aroused the feeling of the common hatred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South Ocean. However, this nationalism with Chinese identity as the core ignored the political goals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Nanyang society, and also missed the integration activities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society itself and the readjustment of its relations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 for this purpose. This is the limit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20 ~ 30'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胡河宁;孟海华;饶睿;;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关系假设[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5 范浩星,朱亚宗,刘戟锋;传统伦理悲剧性解析与当代中国伦理的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郭新建;;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7 赵霞;;“三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秩序乱象与价值重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赵玉丽;;梁漱溟论传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9 程凌云;;“面子论”与大学英语课堂气氛营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徐钝;汪逢春;;关于推行公益诉讼制度的多视角法理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德文;;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宜音;;社区公共参与:是否参与 谁来参与 如何参与[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单依群;;整合县馆网络资源 服务于新农村建设[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5 许序雅;林琳;;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区间贸易[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6 陈勋;;乡村社会力量何以可能:温州老人协会研究[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践;;“太和即道”——张载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小岛淑男;简柏惃;;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和东南亚华侨[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9 丁日初;;东南亚华人财团浅说[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10 哈迎飞;;从国家意识、民族认同与思想革命论周作人的启蒙思想[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霍跃;中国民间投资国际拓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9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睿婷;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蒋铃;中国传统孝道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玉荣;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廖圣财;扬弃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晓莉;高校医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朱晓燕;中学文言文教学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浩;大学生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胡全堂;行政行为伦理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香,吴贵民;近代南洋华侨禁烟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秦钦峙;抗日战争时期的南洋华桥机工[J];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4 刘雪河;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J];岭南文史;1995年03期

5 袁素莲;南洋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6 彭鹏;试论华侨支持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文化背景囿———以南洋及美洲华侨为中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7 关汉华;明代南洋华侨初探[J];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8 吴泽;施子年;;华侨对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J];历史教学问题;1985年06期

9 李合敏;;关于华侨和外籍华人[J];南都学坛;1987年03期

10 刘子政;沙捞越华侨支援祖国抗日战争史事述略[J];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润斌;;民族主义演进与奥林匹克发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韩琦;;论克里奥尔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局限性[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包胜利;;2006-2009年国内“世界民族研究”综述[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万鄂湘;;民族主义与国家主权——重读孙中山先生有关“民族主义”的论断新悟[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5 李广良;;民族、民族主义与开放主义[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方田;;从圆明园兽首拍卖报道看主流媒体的民族主义话语建构[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家有;;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主义宣传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8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9 郑汕;;印度民族主义的特征及世界性影响[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凯 李晶;世界杯中的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康慨;少年枪手:该死的民族主义报纸让我向作家开枪[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马立诚;为何不要狭隘的民族主义[N];学习时报;2002年

4 秋风;游走在全球化与商业民族主义之间[N];中国经营报;2004年

5 于福坚;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熊坤新;学术视野下的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郑固固 专家 辛旗;民族主义与两岸青年的责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8 明晖;商业文化:不要让民族主义成为一个伪命题[N];国际商报;2007年

9 ;何为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怎样爱国?[N];南方周末;2005年

10 于福坚;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明罡;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三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及当代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白基龙;一战后中韩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夏光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D];厦门大学;2002年

9 宋荣超;20世纪初政论报刊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珉;复兴,还是衰亡?[D];外交学院;2002年

2 党军;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金鑫;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运哲;石原慎太郎与冷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勇兵;论民族主义起源的社会心理机制[D];苏州大学;2003年

7 孙慧;民族主义与近代德国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君;19世纪后期菲律宾华侨社会变化探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陈钊;民族主义的传统化表象与现代化实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祁云蛟;合谋与冲突[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52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052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