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选题:中华民族 + 民族凝聚力 ; 参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摘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各成员结成统一整体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民族向心力和社会整合力。民族心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自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灵魂。汉民族先进文化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认同优秀文化的民族传统和共同主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反对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价值尺度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促进中国国家统一、发展中国制度文化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Abstract]:The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internal strength of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form a unified whole, is the cultural attra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national centripetal force an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force. National psychology is the basis of Chinese national cohesio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s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hesion, and national spirit is the soul of Chinese national cohesion. The fus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advanced cultur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other nationalities is the source of the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national tradition and common purport of identifying the excellent culture 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opposition to foreign aggression. Safeguarding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national unity is fundamental to the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value criter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ohesion is to maintain the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unity, to develop the Chinese system and culture and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史研究所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满;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汪继存;;民族精神及相关概念简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王传满;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J];八桂侨刊;2004年06期
5 肖們;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守护神[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董世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状况及教育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李军;;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刘兰英;董娅;;当代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人际互动模式及其优化[J];中国德育;2008年05期
9 顾伯平;论民族精神[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10 杨红英;;论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柯卓英;;试论唐代文化软实力与西安城市品位及核心价值观再塑造[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2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5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李超;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国两制”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贺萍;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晓纯;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曾文芳;先秦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继才;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孝红;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罗晶;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江涛;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小宇;提升综合国力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培育[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6 孙光姝;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普世价值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吕晶华;“台湾意识”剖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9 袁佩球;国魂:20世纪铸造的中华民族精神——兼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中南大学;2002年
10 贾爱明;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立昌;路宝利;赵娟;;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黄超英;许海东;;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3 孔芳芳;;浅谈中国人“家文化”的社会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4 刘强;;庚寅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五洲共仰黄陵祭 四海吟唱赤子心[J];台声;2010年05期
5 计明;;略论瓷上梅花的审美内涵[J];景德镇陶瓷;2011年03期
6 ;优秀舞台作品选辑[J];广东艺术;2010年02期
7 须俭;;文化软实力是推动发展的硬道理[J];群众;2011年07期
8 杨正苞;;尚待完善的会意文字——冿字[J];文史杂志;2011年05期
9 单之蔷;;长城是书脊[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1年07期
10 刘晴;;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品牌的文化内涵——访北京千秋大业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亚中[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钊;;论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2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方生;;孝道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初探[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4 李毅红;;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点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孙文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问题的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余春林;;毛泽东思想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7 吴潜涛;冯秀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葛晨虹;刘玮玮;;民族精神及其文化表现形态[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中山·中华民族精神[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10 毛续鸿;;在培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体现和升华党的先进性[A];青海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获奖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利红 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N];中国审计报;2009年
2 于作敏;中华民族精神的全幅画卷[N];光明日报;2005年
3 马克林;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凝结与时代升华[N];光明日报;2004年
4 蔡永生;辩证地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N];贵州日报;2004年
5 王东;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精神之林[N];北京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彭国华 杨学博;不断提升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N];人民日报;2009年
7 刘德中;用中华民族精神呼应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齐齐哈尔大学 何强 李华忠;“闯关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9 李翔海 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民族精神”新省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关英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李龙;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6 孔祥文;国共两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及两岸关系的传统文化底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王江燕;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凝聚力[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温搏;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唐政;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江涛;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真真;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小宇;提升综合国力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培育[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4 郑丽莹;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黄月慧;胡锦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关丽佳;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刘立岩;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文天;论中华民族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D];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
10 黄美玲;略论北京奥运会与中华民族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80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08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