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和亲史》评述
本文选题:和亲文化 + 研究成果 ; 参考:《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彦台;;国内外牙商研究述评[J];前沿;2011年14期
2 毛远明;;碑刻文献研究的历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齐峰;;小地方与大历史[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8期
4 金华杰;;关于缠足和束腰的比较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5 彭卫民;;“昭穆制”的历史意义与功能(二)──敬宗收族:家祭、谱法中宗族政治的盱衡[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6 董海樱;;近十年来中国的西方汉学(中国学)研究[J];世界历史;2011年0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编后记[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2 ;河北省历史学学会章程[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3 孙毓棠;;前言[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C];1981年
4 朱士光;;八年来中国古都学研究概述[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5 朱士光;;论我国当前古都研究与建设工作的新进展与新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葛志毅;;后记[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7 王建平;曾华;;美国战后中国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曹景文;;中国学研究在英国[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9 ;前言[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10 H·P·雷易;;中国学在印度[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倩;理性看待海外中国研究成果[N];人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香;“今文经学”复兴起因爆新论[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陶世安;古文献发掘研究成果空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薛永年 (中央美术学院);精品力作,益于后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记者 塔西雅娜;丰富黄河史与中国水利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刘瑞;当代学者对古文《尚书》疑案的审核[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记者 何馨;积极推进国外中国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黄育馥;国外中国学与国外中国女性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9 杨珍 执笔;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刘畅;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第二次会议结束[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潘晟;美国汉学家梅维恒的变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何志娟;论法国汉学家侯思孟之嵇康、阮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辛士影;论《史记》《汉书》人物籍贯书法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华海燕;中国古代冥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健伟;略论《史记集解》的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05年
6 吕华亮;《吴越春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18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1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