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的范式转移与问题意识
[Abstract]:Due to the reasons of concept and history,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women has been in a low point for a long time, but with the impact of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thought of western feminism,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gradually heats up. During the three historical periods from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from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to the middle of the 1970s and from the 1980s to the present, different research paradigms and problem consciousness emerged respectively. And the promotion and deepening of these research paradigms and problem consciousness will not only help us to re-understand women in history, but also help us to re-examine history and historical processes, and thus lead us to re-understand that this is not just men. It also belongs to the common world of women.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先;;少数族裔文学翻译的权力与政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2 姚睿;;时代的记忆与反讽──论贾樟柯电影中的音乐[J];艺术评论;2010年03期
3 胡淼森;;莫扎特式的挽歌背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深层机制[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2期
4 刘固盛;;近代老学中的道论[J];中国哲学史;2010年01期
5 庞爱莲;李晓东;;听觉后见之明偏差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6 焦江丽;王勇慧;闻素霞;刘毅;季明理;;二次线索化对基于形状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7 胡笑羽;白学军;闫国利;;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8 刘希平;安晓娟;;研究心理理论的新方法——失言识别任务[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9 罗才成;;儒学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发展背景下的出场[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张晓丽;;空间智能的心理学探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笑笑;刘力;;从社会交换的视角出发:探究fans忠诚的形成过程[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司正家;;区域经济学发展述评与思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李爱萍;王晓宇;;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关系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李箭;;教育历史研究的新范式[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张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现象浅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黄明喜;;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8 李晓峰;;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重要突破[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9 许珂;;科学技术传播学研究现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解素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兴龙 孙景宇;研究转型经济的学者齐聚南开探讨:转型经济学的定位与展望[N];光明日报;2010年
2 四川大学法学院 喻中;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法学[N];光明日报;2010年
3 陕西师范大学 霍涌泉;心理学研究的人文社会科学向度[N];光明日报;2010年
4 林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主神话的幻灭与新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6 李捷理 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国际发展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新趋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杜靖 青岛大学社会学系;汉人社会研究:起与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卢肖文;多维度透视中国模式[N];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举水;规范化反思、本土化再造: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的生命力(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青岛大学社会学系 杜靖;开创认知汉族社会的学术路径[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仪垂林;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D];河海大学;2006年
2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岳文泽;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景观格局及其热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小楠;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志远;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前序性展开[D];吉林大学;2005年
9 钱大军;法律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晶;独立思考与自由文体的和谐交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春博;基于文献计量的公共行政研究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军;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琪琳;基于金融复杂系统脆性视角的金融风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唐林伟;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D];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7年
6 杨娜;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钱琼;低幼儿童对电视信息的认知特点及教育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梁艳;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精神赡养状况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唐吉洪;基于企业竞争性策略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曹振华;前瞻记忆任务的注意资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66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6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