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又一部力作——《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
[Abstract]:The study of Chines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has made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Its research emphasis has shifted from traditional China to modern China. The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 Chinese politics, economy, diplomacy,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study of Chinese studies has stepped into the orbit of collectiv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which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problem in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K20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洁滨;;国际交换中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国外思想库——以国家图书馆为例[J];重庆图情研究;2011年04期
2 金龙云;;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外交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12年01期
3 刘希全;美国政府对外决策中的非政府因素[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钱皓;;兰德公司与美国对华军事政策研究[J];国际观察;2005年06期
5 钱皓;;布鲁金斯学会与克林顿政府对华接触政策[J];国际观察;2006年03期
6 张春;思想库与小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J];国际论坛;2005年03期
7 钱皓;;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冷战后的“中国威胁论”[J];国际论坛;2006年06期
8 张效民;;国内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国际论坛;2009年03期
9 袁鹏 ,邱伟;思想库影响美外交政策的十大途径[J];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09期
10 朱孔彦;;美国对外政策精英集团[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嘉涵;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D];复旦大学;2011年
2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狄会深;美国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4 李兵;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李爱;白银危机与中国币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宫旭平;美国空军与美国全球战略研究(1947—1969)[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珏;权力与声誉[D];复旦大学;2006年
8 王新;后冷战时代中美俄三边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春;美国思想库对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刘恩东;中美利益集团与政府决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蓓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能源外交[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江珏;美国思想库在国内报纸中的涉华舆论框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维;20世纪20年代“门户开放”原则下的美国对华政策[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赖泽帆;美国思想库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腾飞;思想库在战后美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原因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陈斌;美国军工复合体对伊拉克战争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荣芳;美国思想库运行机制及其对中国思想库发展的启示[D];外交学院;2011年
8 李燕星;“人的安全”的理论和现实意义[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佳英;智库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尚琳琳;中美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桂钿;日本的中国学研究[J];哲学动态;2004年01期
2 裴宜理,黄育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的中国学研究:50年[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高永根,吴莲姬;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动向与课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何培忠;日本中国学研究考察记(一)——访中国研究所[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于文兰;从成果统计看俄罗斯中国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特点[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6 欣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纪要[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7 汝信;开拓进取,促进国外中国学研究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李慎明;努力加强国外中国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9 霓;澳大利亚的中国学研究课题(2004)[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10 M.莫汉蒂,山佳;中国学研究:印度学者的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今山;;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研究[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2 曹景文;;中国学研究在英国[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3 梁怡;;浅谈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4 熊月之;周武;;迈向繁荣的海外中国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馨;积极推进国外中国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蔡武;中国学研究与科学发展观[N];解放日报;2006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韦磊;从《当代美国的“显学”》反思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N];北京日报;2008年
4 吴原元 华东师范大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中国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记者 田晓玲;首次颁发中国学研究贡献奖[N];文汇报;2010年
6 刘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当代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特征和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文和;日本的中国学研究活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宏宇;开启国外中国学研究新里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胡言午;中国学研究关注中国经验的独特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张尼;世界中国学研究更关注现实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云飞;苏联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胡再德;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艳艳;赖德烈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成领;恒慕义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命一;论韩书瑞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杨儒;冷战后美国中国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潘晟;美国汉学家梅维恒的变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70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7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