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论《博物志》地理叙述的价值与意义

发布时间:2018-08-12 07:28
【摘要】:对于《博物志》一书,历来否定的多,肯定的少。其中缘由大概在于此书内容大多取自前代文献典籍。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类记异境奇物及古代琐闻杂事,皆刺取故书,殊乏新异。”这一评论使得《博物志》在学术界备受冷落。除了在研究古代文言小说时,对它的具有小说意味的故事关注一二外,其他内容很少被注意。其实,《博物志》十卷中有三卷内容涉及地理,在它的地理叙述中,有着与前代地理文献不同的内容和结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博物志》地理叙述的变化反映了作者相对进步的地理观念,这对后世创建独立的地理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Abstract]:For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ere is always more negation and less affirmation. The reason is probably that the content of this book mostly from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classics. In A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Mr. Lu Xun says: "the kind of things that are recorded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strange things in ancient times, they all prick out the old books, but there are few new ones." This comment has left the journal in the cold eye of the academic world. In addition to the study of ancient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attention to its fictional stories one or two, other content is rarely noticed. As a matter of fact, three of the ten volumes of "Records of History" involve geography. In its geographical narra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contents and structures from those of the previous ones. The change of geographical description reflects the author's relatively progressive geographical concept, which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creation of independent geography in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K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稔穰,姜良存;蒲松龄对两种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整合[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常金莲;世情与狐鬼——从《金瓶梅》到《聊斋志异》[J];蒲松龄研究;2002年04期

3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4 王慧;《聊斋志异》叙事时间[J];蒲松龄研究;2004年04期

5 闫月英;《聊斋志异·嫦娥》对嫦娥形象的重写[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6 江守义;;叙事聚焦的演变及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顾克勇,王定云;讥切时弊,独树一帜——论时事小说创作特色之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于天池;论宋代小说伎艺的文本形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毛阳光;从墓志看唐代妇女的贞节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成海霞;明清时期长篇家庭小说研究述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2 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郎晓玲;十八、十九世纪中英鬼小说主题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蔡堂根;中国文化中的人神恋[D];浙江大学;2004年

6 庄逸云;清末民初文言小说史[D];复旦大学;2004年

7 蔚然;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D];复旦大学;2004年

8 邱江宁;才子佳人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焱炜;论拟弹词[D];苏州大学;2001年

2 吉旭;辉煌与没落:俗文学长河与“十七年”文学[D];苏州大学;2001年

3 芮萌;穿越科学的“魔障”:论中国科幻小说之发展变革[D];苏州大学;2001年

4 张守荣;《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D];西北大学;2001年

5 杨再喜;论古典小说批评中的史学尺度[D];湘潭大学;2001年

6 董建华;《绿野仙踪》多元化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莉;《酉阳杂俎》的博杂特征及其文化人类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蔚然;《红楼梦》梦系统解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锦;从唐人婚恋小说看文士心态[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晓林;从“夷”到“他者”——中国文学中“异”的形象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赵晓林;济南应做足舜文化文章[N];济南日报;2010年

2 葛兆光;中古的科学史、社会史、文化史,抑或是博物学史?[N];中华读书报;2010年



本文编号:2178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78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