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史研究刍议
[Abstract]:There ar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family history, one is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history of marriage, the other is the dislocation of the family history, the other is to ign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and the actual family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third is to simplify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family. Finall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tudy of family history only studies the family in history. The study of family history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family. Its historical mission is to understand the past of the Chinese family,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cientifically foresee the future.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ies to modern families.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仓修良;关于谱学研究的几点意见[J];历史研究;1997年05期
2 张锡禄;白族家谱及其研究价值[J];思想战线;199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全海;;漫谈谱牒与档案[J];档案学通讯;2010年01期
2 刘平;法起源的论证基础辨析(下)[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李德民;;水与远古风俗及两性文学[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陈颖;;萨满文化在北方器物纹中的遗存[J];华章;2011年03期
5 董志勇;绝对抽象劳动力和相对抽象劳动力[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6 董志勇;所有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原因及其定义——兼评蔡俊生的所有制理论[J];江汉论坛;2004年01期
7 王敬;从考古发现谈江西古代文化渊源[J];南方文物;1992年03期
8 王渭清;从古文字及传说看中国史前婚姻流变[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9 李衡眉;古史传说中帝王的性别问题[J];历史研究;1994年04期
10 梅新林;祖先崇拜起源论[J];民俗研究;199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靳方华;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魏治勋;禁止性法规范的概念[D];山东大学;2007年
4 黄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与中国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贾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红华;;你让中国如此靓丽(外一首)[J];民族音乐;2011年03期
2 王奇;;我珍惜,我生在今天的中国[J];词刊;2011年07期
3 董璐婷;李成桦;;浅议中国的国际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4 王冲;;国人的财富[J];杂文选刊(上旬版);2011年08期
5 ;2011年第10期竞书内容[J];中国钢笔书法;2011年08期
6 ;沈文裕的成长故事(四十)[J];小演奏家;2011年07期
7 周眠&北;;家庭相册:两个人的第一年[J];读者(原创版);2011年08期
8 李海君;张战;;论中国与雅尔塔体系的关系[J];前沿;2011年14期
9 芮燕萍;;近15年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综述[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刘仰;;“啃老族”与宅男宅女[J];学习博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美;刘春腊;;低碳乡村及其建设构想[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巧利;;略论中国古代的“孝”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明兰;杨丽珠;刘文;;韩中幼儿个性发展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曹维彬;;文化视角下的中国[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潘伟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8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兴涛;近代中国家庭史研究漫谈[N];光明日报;2001年
2 俞金尧;西方家庭史研究概况[N];光明日报;2000年
3 王黎芳;口述一部家庭史[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兰守亭;《活着》是一部永恒的家庭史诗[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方晖 作者系市名人协会会长;谈建设和谐家庭[N];鸡西日报;2005年
6 潘亚 施建伟 毛昕昕 易远明;离婚 家庭不能承受之痛[N];丽水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陈华;永难忘记 再不重演[N];宁夏日报;2005年
8 李学高;家庭避险教育不可缺少[N];孝感日报;2005年
9 周建华;守护好家庭这块净土[N];长白山日报;2005年
10 陆继芬;事业有成白领家庭理财规划[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10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巾;空间文化批评视域下的中国近期电视剧[D];新疆大学;2008年
2 朱建博;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存彪;中国多层次直销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付娟;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范一;试论中国基金会的企业化运作[D];东北大学;2005年
6 吴涛;“刘翔效应”对我国田径运动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7 刘佳;中国电信业关系营销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成;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孙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一;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肇端[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187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8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