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庙祭祀及其文化特征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temple and the ritual of the temple, this paper combs out the evolution and the track of the sacrificial activities of the temple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cultural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crifice of the templ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basis of its production is the result of ancestor worship, and the essence of ancestor worship is an inevitable reflection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reproductive wor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also reveals that reproductive worship and ancestor worship, a Chinese expression form,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健秋;古老而常新的模式化叙述——论“发迹变泰”故事的叙事艺术[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2 王雅静,王坤;歇后语及其文化意蕴述略[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3 高其才;;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4 袁华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变迁发展的文化人类学视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5 赵书;;北京城市性格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王俊;;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观研究——以楚雄州大姚县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田野调查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7 王红川;;西方近代文明的发端与芭蕾舞雏形的生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田松;;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学人类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应文达;;浅谈辽代契丹人的祖先崇拜[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兰玉英;成都东山客家方言中关于生命的民俗语言现象诠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峰;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安尼瓦尔.赛买提;维吾尔民间禁忌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5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靳方华;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树国;;神道设教——论古代帝王的宗教职能与祭祀文学的核心特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曹月萍;;浅谈殷商时期的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从甲骨文中进行探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3 李广志;;它山庙会及其民间信仰[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张文安;;中国神话与两河流域神话的文化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幸晓峰;沈博;;汉砖上的“古乐”考二题[J];文史杂志;2011年04期
6 李萍;;从广西平果嘹歌看壮族原始宗教信仰[J];梧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陈思莲;;黎族原始崇拜的文化解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8 哈斯巴根;;草原上古老的火崇拜仪式——成吉思汗春季大典中的嘎日利祭[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冯长寅;;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赏析[J];群文天地;2011年11期
10 徐洁;;金汴京太庙探微[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杭;;中韩日三国民间祖先崇拜中的祭祀权问题[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2 李桂阁;;汉画石刻中所见宗教性因素试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松柏;冯雷;;祖州石室探索[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4 曾少聪;;民间祭拜祖先与祭祀孤魂野鬼的差异——以惠安城关居民的祭祀为例[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5 王丽明;;闽南侨乡家族祖先崇拜的仪式及其功能诠释——以晋江石圳村李氏家族迎祖活动为例[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周庆基;;且崇拜和祖先崇拜[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7 高彬雪;李朝旭;;祖先崇拜——中国世代传承的民间宗教[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晗;李朝旭;郭勤一;;从网络祭奠看祖先崇拜的京沪差异[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张晗;李朝旭;郭勤一;;从网络祭奠看京沪祖先崇拜心理[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董仲舒;;郊事对[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践;原始宗教的一致性:中华民族凝聚的心理基础[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周燮藩;儒教之争与宗教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著名思想史家、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会长 张岂之;心祭重于形祭[N];陕西日报;2007年
4 田夫;揭开汉民族研究冰山之一角[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田夫;揭开汉民族研究冰山之一角[N];中国文物报;2005年
6 记者 肖洁;我省补报九个“申遗”项目[N];兰州日报;2006年
7 ;寻根拜祖:寻找民族精神家园[N];河南日报;2008年
8 本报《渭河上下》采风团;阴盘驿亭今何在[N];渭南日报;2009年
9 晓彬;办好实业 赢得生前身后名[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郝勤学;办好伏羲公祭 彰显文化遗产特色[N];天水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晓蕾;生生为艺[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2 黄雪梅;云南大理白族祖先崇拜中的孝道化育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迟凤芝;朝鲜文庙雅乐的传承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晓玲;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北家族及其成员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何茂莉;来自民俗的创作与阅读[D];兰州大学;2008年
8 谭同学;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张士闪;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嫣雯;中国壮族与老挝佬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贤友;彝族和纳西族的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陈哲;祭祀文化与《说文解字·示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陈清林;驻马店地区传统民间崇拜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卢载鹤;满族与朝鲜族的远祖及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鲁渊;客家祖先崇拜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程雅群;彝族习惯法中的祖先崇拜因素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8 崔斯琴;蒙古族诸氏族起源传说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范州成;从殷墟卜辞看血缘祖先崇拜的由来[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张念;蜕变的神堂:乡土社会秩序重构与祭祖风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90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9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