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杨简的《大戴礼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0 17:55
【摘要】:五代以后,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应用,使藏于中秘、靠抄本有限流传的《大戴礼记》得以普及,对它的研究也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朱熹与杨简可谓代表。与朱熹相比,杨简对《大戴礼记》多持肯定态度。他将《大戴礼记》放到儒家思想特别是心性思想的语境中加以关注,提升了《大戴礼记》的思想意义。杨简的《大戴礼记》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先圣大训》中。但《先圣大训》最大的特点不在文字校正、训释,而在以圣言张目,以经典注我。尽管如此,《先圣大训》有关《大戴礼记》的研究对后来者仍有影响,如清代孔广森作《大戴礼记补注》、汪中作《大戴礼记正误》即多有征引。
[Abstract]:After the five dynastie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ngraving printing made it popular in the middle secret and by the limited circulation of transcripts, and the research on it also raised a small climax. Zhu Xi and Yang Jian are representatives. Compared with Zhu Xi, Yang Jian ha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Great Day Book of Rites. He paid attention to "Da Dai Li Ji" in Confucian thought,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mind and sex thought, and promoted the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Da Dai Li Ji". The study of Yang Jian's the Book of Rites of the Great Da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first Great Sage. But the greatest feature of the first Saints is not in the correction of words, in interpretation, but in the holy words and scriptures. In spite of this, the study on the Book of Great Day Rites still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later ones. For example, in Qing Dynasty, Kong Guangsen wrote "Da Dai Li Ji Supplement Note", Wang Zhong made "Da Dai Li Ji right and wrong", that is to say, there were many quotations.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K8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显军;;朱熹的《大戴礼记》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薛贞芳,鲁燕;徽人年谱试析[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3 崔罡;黄玉顺;;构建中国当代历史哲学的思想视域问题——读徐国利教授《钱穆史学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4 王惠荣;;从晚清汉学区域之发展看汉宋调和[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5 李正辉;;《经籍|Q诂姓氏·分纂》和《补遗姓氏·补纂》训诂文献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王堰永;;原意复归——意义创生:朱熹诠释学追寻的最佳境界[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姜家生;;研究生就业“既成事实”心理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李华;;论孟子《诗》说在汉代的影响——以齐诗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范立舟;“宋学”风貌的全新展示——评《中国学术史·宋元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郭学信;论包拯崇拜的文化心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瑞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剧——李贽的教育话语抗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鲁瑞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子羔》感生神话内容析论——兼论其与两汉经说的关系[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4 林志漧;;《大学》“格物”读为“观物”说——“格物”本义钩沈之三[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5 王慧;;楚辞莲荷意象研究[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廖名春;;《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新探[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单周尧;;《春秋左传读叙录》的评价问题[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8 陈锐;;浙东学派的历史哲学及其在思想史中的意义[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10 曹德良;;试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以《文史通义》自刻本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璐;论曾国藩的义理之学[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旭;李文pだ裱枷胙芯縖D];湘潭大学;2010年

9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丽;陆九渊人生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蔡方鹿;朱熹经学之渊源[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2 蔡方鹿;朱熹经学与宋学[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5期

3 谢晓东;经学与理学之间——朱熹之理学诠释学原则初探[J];唐都学刊;2002年03期

4 蔡方鹿;朱熹经学之特征[J];中国哲学史;1997年02期

5 李凯;;“六经注我”:宋代理学的阐释学——兼谈朱熹在经学阐释史上的贡献[J];中国哲学史;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华;杨简——我国实验肿瘤研究的创始人[J];广东史志;1998年02期

2 赖虹,傅东平;《杨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脱俗之作——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尝试[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3 黄怀信;关于《大戴礼记》源流的几个问题[J];齐鲁学刊;2005年01期

4 蔡方鹿;杨简的心学思想及其在心学史上的地位[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5 韦茂荣;论《大戴礼记》的心理分析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6 黄怀信;《大戴礼记》传本源流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01期

7 赖虹,付东平;心学研究的新创获——评《杨简》一书的特色[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徐喜辰;《大戴礼记》及其史料价值[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6年03期

9 ;《小戴礼记》非由《大戴礼记》选编而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刘宗贤;杨简与陆九渊[J];中国哲学史;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郑晓江;;杨慈湖之“礼”论研究[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晓梅;;南宋浙东学派的实学思想对浙江民众现代文化心理的影响[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龚剑锋;杨飞;;宋代浙江书院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杝,

本文编号:2194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94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4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