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汉代骆驼的输入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10-22 08:56
【摘要】:骆驼是古代交通和运输的重要工具,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耕地等。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通过战争、入贡和商业贸易,北方草原民族和西域民族的骆驼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地区。在西北地区很早就有以骆驼殉葬的习俗。骆驼对沙漠环境有特殊的适应能力,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途经广大沙漠地区,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产生之前,骆驼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运载工具。骆驼异于中原牲畜的形象以及其耐劳性格受到汉人的喜爱,汉朝出现了更多地以骆驼为题材的造型艺术。
[Abstract]:Camel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ransportation in ancient times. It can be used for riding, piggyback, hauling, plowing and so on.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Han Dynasty, the camels of the northern grasslands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were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into the Central Plains through war, tribute and commercial trade. The custom of burial camels in the northwest has been long since. Camel has special adaptability to desert environment. The famous Silk Road in history passed through the vast desert area. Before modern transportation, camel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vehicle on the ancient Silk Road. The camel is different from the animal image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its laborious character is loved by the Han people, the Han Dynasty appeared more camels as the theme of plastic arts.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代外来文明研究》(项目编号:14FZS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殿雄;加快西北地区小民族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马正林;西北开发与水利 一、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利弊[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3 夏玉兰,边伟,刘新民;西北地区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调查报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史永立;论西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5 梁家贵;赵志;;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的民间教派[J];安徽史学;2014年03期

6 保健行;贵州回民与我国西北地区回民的两个历史相连关系[J];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02期

7 程民生;简论北宋西北地区的历史地位[J];史学月刊;1992年05期

8 李宝生,郭洁;实现西北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建议及相应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1期

9 李伯钊;戏剧战线上的新成就——赞一九六五年西北地区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J];戏剧报;1965年09期

10 蔡军;西北地区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大道;;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杨红;;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问题研究——以甘肃省为例[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俞正勋;王劲松;李青燕;;西北地区空中水汽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摘要)[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洪兰;张俊国;;西北地区春季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C];2014年

5 冯国章;;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可持续利用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闫艳霞;王玉魁;;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7 于兴国;靳生奎;宜青华;王宏志;沙千里;祁琰;宋永华;赵昌奎;高鹏;尚潇;张峗;姬书平;吕晓明;张文军;王慧芹;王瑜娟;余明清;马少云;廉俊杰;郭燕萍;李国鹏;纪泽东;王力涛;邓铁梅;隋建勋;屈开平;李自学;孙润涛;;2012年西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0(2012~2013)[C];2013年

8 曾从盛;;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罗勇;高学杰;徐影;赵宗慈;;我国西北地区未来50年气候与水资源趋势展望[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段德罡;赵先悦;;“城市时代”西北地区小城镇特点与规划应对[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宏林;宁夏成西北地区唯一试点省区[N];宁夏日报;2014年

2 王汝发(作者单位为甘肃政法学院);西北地区需大力发展节水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记者 于辉;亟待开发的西北地区物流市场[N];现代物流报;2005年

4 记者 马卫东 陈磊;突出西北特色 强化合作共赢 为维护西北地区社会稳定提供更有力保障[N];人民公安报;2010年

5 任玮 蔺妍;西北地区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空间[N];中国信息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陈锐;西北地区应以水定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7年

7 朱宇;西北地区机场基建投入将达160亿元[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兰州军区司令员 王国生;牢记服务人民宗旨 积极支援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08年

9 ;加强西北地区生态保护和治理[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全泽源;中西部水泥冷热不均 西北地区有望持续高景气[N];上海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鹏祥;西北地区干湿演变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2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凤娇;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评价及其质量提升策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琦;金融发展对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卫;西北地区可达性时空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于泉胜;乾隆朝西北地区官员选任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5 何乃恩;西北地区东岳信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武国亮;西北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唐贞永;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燕峗;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实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9 白永利;西北地区城乡差距与政府控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颖;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反贫困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86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86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