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

发布时间:2018-11-06 07:28
【摘要】:中国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隋唐以前,运河河道里程短,连续通航的时间短,运河流经的地区没有形成区别于周围文化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形态。隋唐至元代,运河河道走向稳定,里程延长,运河开挖、维护、通航、管理技术明显提高。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由运河交通带来的异地文化与本土源文化的融汇碰撞,使运河区域与周边其他区域产生了文化上的差异,运河区域文化由此形成。明清时期,京杭运河走向规划合理,水量相对充足,疏浚培护及时,管理制度完善,四五百年间,河道稳定,持续畅通,在它所流经和辐射的地区,不仅形成了前后传承的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而且漕运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区域内外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人口的迁移流动等等,更使这个区域逐渐融汇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绚烂多彩的京杭运河文化进入了空前兴盛的阶段。
[Abstract]:Chinese canal culture is a regional culture with long time accumulation and rich content. Before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canal channel mileage was short and the continuous navigation time was short. During the Sui, Tang and Yuan dynasties, canal channel became stable, mileage prolonged, canal excavation, maintenance, navig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improved obviously. The long-term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he native cultures brought about by the canal traffic resulted i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anal region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us forming the culture of the canal regio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Beijing-Hangzhou Canal had reasonable planning, relatively sufficient water, timely dredging and maintenance, and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four or five hundred years, the canal was stable and continuously unblocked, and in the areas where it flowed and radiated, Not only has it formed a material culture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e that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other region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the prosperity of commerce, the extensive and in-depth cultural exchang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region, th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and so on. This area gradually melts and accumulates rich spiritual culture. The colorful culture of Beijing-Hangzhou Canal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基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运河区域社会变迁”(项目号:01BIS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承宗,李家钊;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江南运河的开凿[J];浙江学刊;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洪军;解构与重建——试析康有为复兴儒学的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谢懋金;试析近代激进思想的生成原因[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3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4 汪注;;日本:康有为研究关键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苏全有;;辛亥革命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了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孙晓飞,刘利民;康有为军事改革思想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周石峰,余莉;康有为、孙中山的性格及其对两派关系的影响[J];安顺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9 常书红;;大学与北京的文化品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邱国盛;从戊戌维新看近代北京、上海的城市互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团与地方社会——以江苏省教育会对万缘庵毁学案的处置为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2 干春松;;近代中国人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建——以康有为与孔教会为例[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二)[C];2004年

3 罗道全;;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夏刚;;学政与清代学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5 黎志刚;;辛亥革命前后的辫发风潮[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7 俞祖华;赵慧峰;;民族主义: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与类型区隔[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石源华;;论远东殖民统治体系与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耿云志;;清末思想文化变迁的几个大趋势[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10 王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公民国家意识的培养[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芳;清末学堂中的身体规训[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洪军;清代按察使历史角色及其嬗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梁娟娟;清代谏议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郑丽丽;“病”与“药”——清末新小说中的“救国”想象[D];南开大学;2009年

5 张菊香;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8年

6 马建标;权威的缺失: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1915-1922)[D];复旦大学;2008年

7 帅建华;儒家成人观及其现代人本管理价值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陈亚玲;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宋玲;清末民初行政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丹;晚清废科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彭景涛;新文化运动中的精神改造论及其发展趋势[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石庭;胡适儒学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仁杰;激进与保守之间[D];郑州大学;2009年

5 展爱军;《万国公报》与维新变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吴颖姝;钱钟书的文艺复兴情结[D];湖南大学;2009年

7 王小华;康有为社会整合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8 卢豪;治心与治道——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及其哲学基础[D];河南大学;2009年

9 刘娜;新感觉派的“这一个”[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熊水英;张君劢人生观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化交流[J];Voice of Friendship;1994年05期

2 ;名人新年谈《文化交流》[J];文化交流;2005年01期

3 ;北京市文联文化交流访问团应邀出访奥地利等国进行文学媒体交流成功归来[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4年10期

4 汪瑞;留学:一种文化交流状态[J];美术观察;2005年01期

5 郭W;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5年01期

6 ;冿夏中[x生作文首\F大sN赛[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1年05期

7 罗玉成,罗万里;论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J];船山学刊;2003年04期

8 ;祝贺《文化交流》创刊20周年 贺信、题词、国画、书法[J];文化交流;2005年06期

9 ;朋友遍天下 书信寄深情——中外人士畅谈《文化交流》[J];文化交流;2005年06期

10 ;共同的心声[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明;;试论门、珞文化交流[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陈阳;;浅议城市发展中的城市文化[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杝o邒\0;;序[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4 周金琰;;近年暕侜Z阶嫖幕涣鞲攀鯷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5 钟来全;;中国—东盟博览会“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谈区域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周晓平;;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家园”——一位语文老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刘鸿模;刘鸿毅;;谈饮食文化内涵的四个层面[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9 李斌;何德华;郑蕴欣;陈燕fy;;打造医学工程部门的科室文化的探索[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常延聚;;城市文化结构及作用机制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柏林记者 魏爱苗;中德经贸文化交流好戏连台[N];经济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包塔娜 王咏梅;文化交流工程让草原拥抱世界[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3 记者 周自进;为文化交流搭台是目标[N];中国黄金报;2005年

4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中澳文化交流走上快车道[N];光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裴广江;中非文化交流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6 州政协;让艺术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7 记者 韩晓艳;遥遥云汉情[N];汉中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蒋安全;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繁荣进步[N];人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 高宏亮;瑟克特夫卡尔市文化交流代表团回访我市[N];太原日报;2008年

10 宏亮;瑟克特夫卡尔市文化交流代表团访并圆满结束[N];太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斌;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2 王宇;永嘉学派与南宋温州区域文化的进展[D];浙江大学;2005年

3 邓昌友;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宋仕平;土家族传统制度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王海燕;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廉松心;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吴卫民;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学意义[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8 薛玉坤;区域文化视野中的宋词研究——以江南区域为中心[D];苏州大学;2003年

9 陈丽霞;温州人地关系研究:960-1840[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徐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伦理学视角下的学校文化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永峰;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刘斌;客省庄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姜淼;论文化民族性及其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兆仁;粤湘沪传媒模式的区域文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苗军;文化视野中的环境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晓光;建交以来的中韩文化交流史探讨[D];延边大学;2004年

8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松;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有词的演变与文化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邓昌友;宋朝与占城关系初探[D];暨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13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13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