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河洛受命仪式及其意义——兼论中国古代文化在秦汉时代的定位
[Abstract]:In the Han Dynasty, he Luo's order theory developed two noteworthy contents, one was the three emperors and five emperors, led by Fuxi, and the other was to construct a ceremony for the assignment of the river Luo. These become the principle basi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o trace its origin and inheritance. As a symbol and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dragon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rich development of its connotation.
【作者单位】: 大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张照华;;辛玄驭生平及《晋书》编纂时间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逯宏;蒋绍伟;;周代亳社功能考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张碧波;古朝鲜文化探源[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7 范震威;孔子删《诗》诸说的辨证与阐释[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8 李姝;;陆机籍贯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李飞;严耕;;术数活动中的森林文化解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鲍淮龙;鲍照籍贯小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新忠;;武王伐纣时间的天文考古争议[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善群;;古文《尚书》研究——学术史上一宗严重的冤假错案[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3 李鸿宾;;安菩墓志铭再考——一个胡人家族入居内地的案例分析[A];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4 邢玉瑞;;《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模式建构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4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7 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3年
8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赵贞;唐五代星占与帝王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清宇;孟子引《书》论《书》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蓉;论《穆天子传》的史料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苏辉;秦、三晋纪年兵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聂乐根;许棠生平及其诗歌考论[D];湘潭大学;2002年
6 李忠林;略论战国文化的分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易小明;盟会和朝聘礼对春秋时期政治权力下移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喜峰;论西周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西周社会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朋飞;韩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春虹;古代狐妖故事在《聊斋志异》中的变迁[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剑;伏羲: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兼论“羲黄文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2 刘宗迪;;伏羲女娲兄妹婚故事的源流[J];民族艺术;2005年04期
3 金丹元;秦汉美学异议[J];思想战线;1991年06期
4 沈渭滨;漫谈太平天国的“龙”[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翟麦玲,张荣芳;秦汉法律的性别特征[J];南都学坛;2005年04期
6 李龙;中国龙文化研究提纲[J];理论观察;2000年04期
7 杨春梅;“龙”和“dragon”——东西方龙的比较及翻译[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刘顺安;从古代文物谈龙的产生、发展与古代文明[J];史学月刊;1999年03期
9 宋德生!414000;老调新弹——“望子成龙”英译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0年04期
10 刘少虎;试析秦汉旅游文化的发展和进步[J];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欢玉;雷磊;;秦汉时期湖湘妇科起源[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庆;;独具一格的中国文化史论著——评小野泽精一等编著的《气的思想》[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3 陈长峰;;所谓“藕心钱”是秦汉时期的符信[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曹东义;;女娲伏羲与中医[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英奉;;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吸取和谐养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牛天伟;;汉墓“伏羲、女娲”画像辩证——与孟庆利先生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贺福顺;寻铁勇;;《伏羲·女娲·人物·奇兽》图象管见——兼与陈长山同志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朝晖;;秦汉时期闽越的社会形态[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锡纯;;从“龙”的翻译看国俗词语的英译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白芳;;论秦汉时期“万岁”的社会内涵[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采访记者 崔海峰;华夏亿兴 伏羲故里酿好酒[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2 郁村;张鸿谋:从伏羲故里走向国际医学讲坛[N];科技日报;2004年
3 ,
本文编号:2347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4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