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协调关系”的传播功能看中国古代谏议
[Abstract]:The second social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or Raswell, is "coordination." Theoretically, in the politics of ancient Chinese dynasties, the function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can also be manifested as "coordination", "adjustment", "persuasion", "forum", "connection" and so on. However, the concrete function of these "coordination relations" is obviously absent in the politics of ancient Chinese dynasties. Although ancient Chinese remonstrative communication restricted and regulated the political power-imperial power (Wang Quan), it was only a limited adjustment in the autocratic political order, structure and concept. On the whole, the system of remonstrance and communication is not the opposite of monarchy, but the basic content of monarchy.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邱江波;从舆论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谏诤现象[J];社会科学家;1991年03期
2 曲家源;论宋代官场清议[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包鹏程;;电视娱乐节目的仪式、叙事模式与意识形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徐从辉;;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传播理论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单中惠;;君主之鉴派与君主教育理论的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李庆林;;论传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对象和方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李夏灵;;传统在法治社会中的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9 梁艳;;新社会进化论视角下的农村养老模式变化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10 董云芳;;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心悦;;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天林;;公开被质疑的背后——对“邓玉娇事件”的宪政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童兵;;休闲消费与媒介功能的调适——兼议后工业社会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俞虹;;电视传播与人类文明共享意义场的建构[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吴三军;;化解西方媒体误读,重塑北京国际形象[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振铎;何晓林;;时代呼唤生态出版[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黄典林;;媒体主流叙事的边缘解读及其社会逻辑——以北京大栅栏地区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吴麟;;新闻媒体、公共决策与“协商民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仇学英;;农民发展创新的传播原动力——贵阳市乌当区用科技文化传播引导农民政治参与实现农户和农村社区变迁的分析框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周杰;公司治理对归核化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帆;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特色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3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宿敏;关于报业的媒介融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杜小丽;基于建构主义的生态移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莫亚之;论信息低保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文姬;;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信息传播活动研究[J];学理论;2010年01期
2 吴灿,郑达威;汉代循吏的传播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丁耀;;乞丐民间艺术传播刍议[J];理论界;2010年01期
4 黄慧敏;宋永琴;;古代乐官对传播发展的影响[J];今传媒;2010年11期
5 彭敏;周德仓;;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初探[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王华;;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审美价值及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1年06期
7 丁萍;;关于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孔小彬;;媒介传播与文学的影视改写——以打工电影为例[J];电影文学;2011年11期
9 黄连平;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10 党春直;试论高校学报对受众公信度的建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启龙;;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的一个科学传播评价框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淑梅;李淑云;;论哈罗德·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视野下的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京;胡柳;;城市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4 韩仰君;;对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规”协调关系的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励雅;邵春福;;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及环境协调关系的灰色模型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曹更永;温惠英;李鹏飞;;区域交通控制与车辆诱导系统的协调思想[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梁慧娟;;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博物馆传播功能谈起[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8 丁汉青;;意义的构建——试论大众传播媒介的价值本质[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9 管仲明;;大批伤病员抢救组织探讨(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10 赵鲁南;孙晋海;曹莉;;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奥运战略与全运会协调关系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秦德胜;信号覆盖更广 传播功能更强[N];绍兴日报;2008年
2 林义成;博士下岗与“协调关系”[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沈赤兵 贵州日报社;重视名人品牌的超强传播功能[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4 赵向南;协调关系 汇聚力量 建言献策 服务大局[N];山西日报;2007年
5 记者 谢春阳 通讯员 周黎明;及时沟通情况 主动协调关系[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6 朱巍巍 叶明e,
本文编号:2347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4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