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历史时期的日期转换平台

发布时间:2018-12-13 08:10
【摘要】:基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践,及新天文年代学方法——"干支回推法",初步建成首个中国历史时期的日期转换平台.它是一个功能较强的分析软件,通过解读史料,能将中国历史时期的日期信息恢复或转换到公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文史、考古及文物等领域的相关资料研究,破解中华民族的"哥德巴赫猜想".以4件青铜器中的历日铭文为例,给出具体操作.
[Abstract]: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nd the new astronomical chronology method, the "Gan Zhi back push method", the date conversion platform of the first historical period of China has been built. It is a powerful analysis software that can restore or convert date information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period to Gregorian calendar system by interpreting historical data.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research of relevant materials in the fields of literature,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To crack the "Goldbach conjec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aking the inscriptions of calendar days in 4 bronzes as an example, the concrete operation is give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基金】:国家数学天元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A0324673)
【分类号】:K207;P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勇;用月龄历谱法求解西周既望历日及其年代[J];天文学报;2002年03期

2 李勇;试论月龄历谱的数理结构及编排规则[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年04期

3 李勇;西周既望历日与建正范围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汤懋苍,柳艳香,郭维栋;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Ⅰ):太阳黑子周长与中国气候[J];高原气象;2001年04期

2 余华贵;周卫健;;~(14)C-AMS测年在考古学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1期

3 董安祥,郝惠玲,向军;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研究[J];甘肃气象;1997年03期

4 汤懋苍,汤池;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Ⅱ):“好(坏)天时”与历史上的“顺(乱)世”[J];高原气象;2002年01期

5 李 勇;帝辛周祭材料的年代确定——兼论商周甲骨和铜器年代的求解方案[J];中国科学A辑;2002年04期

6 李勇;武王伐纣年质疑——研究中国历史年代的材料及天文学途径[J];中国科学G辑;2003年02期

7 李勇;用月龄历谱法求解西周既望历日及其年代[J];天文学报;2002年03期

8 李勇;求解已知月首干支的甲骨卜辞的绝对年代[J];殷都学刊;2001年03期

9 李勇;西周既望历日与建正范围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勇;;武王伐纣年质疑——研究中国历史年代的材料及天文学途径[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志武;《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纪学艳;张丑书画鉴藏与著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玉平;2003年眉县杨家村出土窖藏青铜器铭文考述[D];安徽大学;2007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际两浙遗民词人群体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涛;论秦汉时期人类不合理开发是导致西北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性因素[D];郑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勇;试论月龄历谱的数理结构及编排规则[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年04期

2 景冰;西周金文中纪时术语──初吉、既望、既生霸、既死霸的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年01期

3 李勇;求解已知月首干支的甲骨卜辞的绝对年代[J];殷都学刊;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求真;;第四次全国~(14)C学术会议在苏州举行[J];第四纪研究;1989年01期

2 曹书杰;中国历史年代学若干问题思考[J];史学集刊;1991年02期

3 ;前言[J];地球化学;1997年02期

4 葛真,杜世培;商纣王的年代学研究——夏商周断代探索之二[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5 宋会群;先秦年代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华夏考古;1998年02期

6 葛真;商武丁王的年代学研究——夏商周断代探索之四[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张新民;西周年代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评张闻玉教授《铜器历日研究》[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任务[J];文物;1999年03期

9 刘若新,李大明;回忆陈文寄同志[J];地震地质;2000年S1期

10 席泽宗;我的体会[J];寻根;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育彬;孙广清;;试论商前期年代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江苏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1999年

2 黄萱;孙宝山;潘均;张任祜;;蛇绿岩的同位素地质研究问题[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刘小凤;刘百篪;赵振民;;祁连山中东段河流阶地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计凤桔;郑荣章;李建平;尹金辉;;延怀盆地及毗邻地区主要河流低阶地地貌面的年代学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关康;邱玉民;罗镇宽;苗来成;裘有守;Neal McNaughton;David Groves;;冀东地区与金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A];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代表团学术论文集[C];2000年

6 宋明春;;胶南造山带榴辉岩的构造年代学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7 杨春亮;沈保丰;陆松年;李惠民;;胶东金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8 赵志中;吴锡浩;田国强;S.Tschudi;J.Schafer;S.Ivy-Ochs;P.W.Kubik;C.SchlüChter;;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的宇宙核素暴露年龄首次测定及意义[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9 李怀坤;陆松年;李惠民;王惠初;相振群;郑建康;;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王小凤;尹安;G.E.Gehrels;陈宣华;陈正乐;E.S.Cowgill;M.Grove;T.M.Harrison;;阿尔金山区域热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祥星;创新必须有特点[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谢飞 李君;泥河湾马圈沟遗址考古发掘又获新进展[N];中国文物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刘英楠;武王到底哪年伐纣?[N];科学时报;2003年

4 杨小涟;夏商周断代 史无前例的文化工程[N];中国旅游报;2004年

5 朱渊清;《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探索中国学术未来[N];中华新闻报;2005年

6 曹菲;中国大陆科钻科学研究获重要成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7 张家泰(原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汉代建筑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中科;中法科学家研究海原断裂带古地震[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王海峰;6.32亿年前动物休眠卵化石被发现[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朱小卫;迄今最早动物化石记录被前推5000万年[N];科学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勇生;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走滑运动的构造—热年代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黄震;云南澜沧江火山—侵入岩带的区域成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李小明;裂变径迹方法及云开大山热年代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4 刘红英;攀西地区碱性岩的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5 郭保健;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吴华;东天山地壳演化及内生金属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李俊建;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钟长汀;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古元古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年代学与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张安达;阿尔金超高压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李超文;吉林省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安达;阿尔金英格利萨依超高压岩石中锆石的成因矿物学与年代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龙晓平;造山带锆石年代学研究——以金水口地区为例[D];吉林大学;2004年

3 何艳红;陇山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年代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斯琴毕力格;太初历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殷学博;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年代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李芳凝;北京燕山地区中生代棋盘岩岩体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林慈銮;河南鲁山地区太古代片麻岩系的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及其构造环境[D];西北大学;2006年

8 王娟;佛坪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及研究的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06年

9 张博;塞德节与古代埃及年代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庄儒新;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火山岩岩石组合及形成环境[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6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76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