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赵翼与王鸣盛对“前四史”的批评
[Abstract]:The scholars of the Qing Dynast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cords of History, the Book of Han, the Book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and the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se four books are called "the first four History". Zhao Yi and Wang Mingsheng's comments on "the first four History" are of great benefit to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first four History". Zhao Yi's criticism of "the first four Histor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mportance of the original reason of historical events and the evaluation of historical events. Wang Mingsheng, on the other hand, focuses on the compilation of historical books and their gains and losses. On the criticism of "the first four History", the two people show certain difference. Zhao Yi lift heavy light, so brief and more explanation. In contrast, Wang Mingsheng is both heavy and heavy, so cumbersome and more training. Wang Mingsheng and Zhao Yi are good at using comparative methods to comment on the first four histories, which is what they share in comm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分类号】:K2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林东;;范晔“谋反”新说——兼论沈约对范晔的评价[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2 肖宏发;对史学人类自我认识功能的历史考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李建;历史意识与历史教育的萌芽——中国上古时代原始历史教育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沈颂金;陈梦家与汉简研究[J];河北学刊;2002年03期
5 张剑平;论范文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肖宏发;;对史学社会教育功能的纵向考察与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2期
7 富兵;1927—1937年我国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初探(续)[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杜维运;集体写史的方法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1期
9 焦润明;傅斯年与“科学史学”派[J];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永采;李岸冰;;论历史学的起源和早期历史记载的方式[J];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秀红;陈长英;;数字化的史料整理[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汪高鑫;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3 左桂秋;明代通鉴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钟书林;《后汉书》文学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海燕;论《吕氏春秋》的史学成就[D];西北大学;2001年
2 王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理论—论刘知几与章学诚[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杜永梅;两汉之际的史学[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苏敏;翦伯赞史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志先;王夫之秦汉史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卢东兵;《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娟;吴缜史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周艺;郭沫若史学思想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颜娜;梁启超史学认识论思想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沈振辉;;评四库全书总目正史类提要对于历史考据学的贡献[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林;;《廿二史札记校证》[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余之文;古代宫廷“字舞”[N];信息时报;2000年
2 周之江;小名片,演化变迁折射大世象[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著名作家 李国文 (北京);关羽崇拜[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娜;从文本和图像看中国古代的“大人”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淑燕;梁玉绳与《史记志疑》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贾一平;《通鉴》胡注军事史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5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3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