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学研究:基于人文外交的中国话语阐释
[Abstract]: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cademic tradition and realistic academic opportunity of Chinese silk road research, the text emphasizes tha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Silk Road have a common destiny and share a common destiny on the basis of the ris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discipline history of the global Silk Road. The co-construction of mutual cause and effect highlights the unique "growth sty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forms a unique "historical gene". It also affects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Chinese silk science and the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fate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Silk Road has become the basic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in the field of global Silk Road. To some extent, the fact that Silk Road diplomacy, people's diplomacy, and people's diplomacy are isomorphic reveals the "civilized gen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at does not dominate the world, the diplomatic tradition of "Concorde all nations",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harmony and symbiosis. This will be helpful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China's silk road diplomacy, and also help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of silk road researc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silk road science in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historical opportunity, the road of rejuvenation still requires unremitting and arduous efforts, especially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hina's silk road diplomac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western soft power theory and multi-track diplomacy theory, whic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hina's silk road diplomacy. The essence of the theory of global governance, as well as the absorption of Western symbolic politics,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vism, public good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study. The revival of Chinese Silk Roa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ilk Road Science in the world. To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global governance, China discourse should be one of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Chinese silk science.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GJ03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14@ZH028)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GJW021) 上海市重点学科(B702) 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年度重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一流学科政治学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袁胜育;汪伟民;;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的中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05期
2 耿f;法国汉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李秀蛟;;俄罗斯智库专家对“一带一路”的评析[J];西伯利亚研究;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明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制度基础[J];东北亚论坛;2015年06期
2 陈菲;;“一带一路”与印度“季风计划”的战略对接研究[J];国际展望;2015年06期
3 周义颦;;1979—2009年丝绸之路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34期
4 汪浩;;论周恩来现象[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马建英;;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10期
6 杨蕤;;五代、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研究述评[J];西域研究;2011年03期
7 李华瑞;;略论宋夏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J];中国史研究;2014年02期
8 庄伟光;邹开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粤港澳台旅游合作研究[J];新经济;2015年16期
9 余潇枫;张泰琦;;“和合主义”:建构“国家间认同”的价值范式——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D];天津大学;2006年
2 梁雪松;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惠玉;《通报》在西方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角色[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朱孝红;建国初期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1949-1956)[D];南开大学;2013年
5 陈越洋;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狄三峰;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D];扬州大学;2013年
2 李珍;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3 都松阳;周恩来人民群众观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海运;赵常庆;李建民;孙壮志;A.B.奥斯特洛夫斯基;聂书岭;杨恕;李新;杨成;张恒龙;陈利君;陈继东;王维然;潘志平;朴键一;范丽君;张宁;王海燕;肖斌;吴宏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背景、潜在挑战和未来走势[J];欧亚经济;2014年04期
2 钟娅;;当前中亚形势的几个看点[J];当代世界;2015年01期
3 张文木;;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域安全——兼论中亚地区力量崛起的历史条件、规律及其因应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世琳;;军事与外交:二战史专题国际研讨会综述[J];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01期
2 许艳霞;论周恩来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贡献[J];党史文苑;2005年08期
3 李少军;试论耆英的投降外交[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4 牛仲君;论亚太地区预防性外交的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辛业;建国初期周恩来外交理论及其成就概论[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杜婧婧;;当代中国的外交特点研究[J];青春岁月;2013年06期
7 ;不断开拓和发展的外交新局面[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4年04期
8 张明;;《宋代外交制度研究》评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木子;美国如何培养职业外交官[J];世界文化;2000年04期
10 郭海燕;;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朝鲜外交政策[J];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杰;;浅析中国特色外交理论[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熊炜;王婕;;城市外交:理论争辩与实践特点[A];公共外交季刊2013春季号(总第13期)[C];2013年
3 李其庆;;中法外交风波与中国新时期外交[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4 ;奏响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时代乐章——党领导外交事业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5 孙德刚;;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论新时期中国在中东的斡旋外交[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教授 崔艳红;和谐世界:当代中国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N];南方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丁刚;世博大舞台 外交新天地[N];人民日报;2010年
3 北师大中国民间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张胜军;中国不要另类外交[N];东方早报;2011年
4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 秦亚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外交部党委副书记 部长 杨洁篪;学以致用 知行并进[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筱玟;外交工作成就辉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钟声;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的外交开局[N];人民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肖连兵;中国外交迎难而上 开拓创新 大有作为[N];光明日报;2010年
9 赵可金;新世纪中国外交理论的十大创新[N];学习时报;2012年
10 本章撰文 赖娜;外交主打经济牌自主演绎大国策[N];东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丽娟;商务外交的政治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2 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D];复旦大学;2005年
4 孙晓玲;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外交政策(1967-1984)[D];复旦大学;2005年
5 肖文黎;中美联络外交及美驻华联络处主任布鲁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6 王玉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宫世霞;当代俄罗斯外交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堂;灾害外交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王彩霞;中国高铁外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媛媛;城市外交:理论、实践与未来[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4 荣梓汀;新媒体外交:公共外交新形式[D];山西大学;2015年
5 蒋缙;美国非政府组织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肖雄;中美元首外交新形态[D];南昌大学;2015年
7 张志文;中国反制性外交研究(1992-2012)[D];复旦大学;2014年
8 黄君蕊;国际法框架下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外交途径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9 刘霞;预防性外交分析:问题与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李萌;全球化时代的科技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54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5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