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切的中国经典和陌生的中国当代文学:俄国汉学界的矛盾
[Abstract]:......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蒙;;雄辩与亲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点思考[J];中国编辑;2008年04期
2 郑丽娜;;历史的考察与诗性的阐释——评施津菊《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彭丽萍;;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初探[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6期
4 采薇;;“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中州学刊;2009年04期
5 张保凤;;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6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回顾与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J];当代文坛;2009年05期
7 孙郁;;中国当代文学的参照系与独特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石金焕;;“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探——以民办高校教学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9期
9 任动;;简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发生与发展[J];梧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杨文军;;一部审美的、开放的文学史新著——评《中国当代文学60年》[J];小说评论;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丽芳;;从英译看六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在北美的接受情况[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2 何言宏;;中国当代文学的自主性难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1)[C];2010年
3 张炯;;哲学与中国当代文学[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4 龙慧萍;冯雷;;回望当代文学风雨历程 推进文学的现代化民族化——“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5 孟繁华;;文学史的重构与互补——评张志忠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60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4)[C];2009年
6 赵晋华;;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4)[C];1999年
7 杭零;;中法文化年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8 冯肖华;;把脉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价位[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健;;耳边响起驼铃声——中国当代文学如何“走出去”[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10 江冰;刘茉琳;;当代文学教学有困境 文学批评要回到现场——广东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2011年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4)[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晨;《这边风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发现[N];文艺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陆梅;国际视野与中国当代文学[N];文学报;2013年
3 本版编辑邋任志茜 朱大可 陈村 李敬泽 张柠 顾建平;中国当代文学“死亡论”和“垃圾厂”之争[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成立[N];文艺报;2010年
5 记者 武翩翩;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心编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N];文艺报;2010年
6 记者 王洪波;《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问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牛学智;到底该怎样言说中国当代文学?[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记者 舒晋瑜;一个日本翻译家眼里的中国当代文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研;从一本杂志的历程看中国当代文学的30年[N];辽宁日报;2013年
10 周玉宁;首届“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举行[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克俭;中国当代文学的英雄主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研究(1949-1976年)[D];武汉大学;2005年
3 王林;中国当代文学宏大叙事中的女性形象书写[D];四川大学;2007年
4 曾毅;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工”叙事[D];吉林大学;2012年
5 曾利君;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荣;选本与经典:中国当代文学新规范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瑜;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敬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敦煌叙事与想象[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柯伟;视觉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D];华侨大学;2012年
5 孙博乐;中国当代文学出版发行国际市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6 赵永红;建构中国当代文学解释学的有益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晓飞;人类学与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靳婷婷;《收获》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D];青岛大学;2007年
9 刘一新;记忆与光照[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敏;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国家的旅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62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6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