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赋》自然生态史料研究
[Abstract]:Zhang Heng's "Nandu Fu" records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ituation of Nanyang area in Han Dynasty, such as the rich mountain forest,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golden monkey, the planting of sugarcane and orange, etc., but it is not found in the record. In addition to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climate change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Through the study of natural ecological historical data in Nanyu Fu, it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natural ecological change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华 ,林立;试论竺可桢科学成就的认识论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2 王进珊;;《毛诗》中的蚕桑与物候[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3 曹金柱;;中国秦至清代漆树地理分布的史料考证(前篇)[J];中国生漆;1982年01期
4 孟方平;;说荞麦[J];农业考古;1983年02期
5 丘宝剑,龚高法,张福春;忆竺可桢副院长的两次谈话[J];地理研究;1984年01期
6 李克让,王德辉,陈永申,张丕远;学习TB炯教授热爱祖国、勇于进取的精神[J];地理研究;1985年04期
7 林鸿荣;棕榈史迹[J];中国农史;1985年01期
8 ;农史通信[J];农业考古;1985年01期
9 赵传集;;春到人间 漫谈梅花[J];中国花卉盆景;1985年02期
10 林鸿荣;楠木诠释[J];中国农史;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钦琦;孔昭宸;;青海湖盆地0.35Ma以来的气候变迁及其天文气候学依据[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曾雄生;;适应和改造:中国传统农学中的“天人关系”略论[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裕元;石辉;;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影响[A];海峡两岸减轻灾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专辑[C];2000年
4 高布锡;;天文气候变迁理论和我国的气候变迁[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5 顾万春;;我国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现状与对策[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刘沈衡;;土壤磁性调查应用探讨[A];第四届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交流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邓先瑞;;地质时代气候变迁与长江流域古文化的奠基[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向树元;喻建新;王国灿;;东昆仑阿拉克湖地区晚全新世风成沙沉积的孢粉记录与气候变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王永峰;;气候变迁及人类活动对丰满水库流域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张会领;王华;;甑皮岩古人类演化与古气候[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生物种质资源专家组组长 顾万春;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2 于静;独具只眼的王子今[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时刻;动物粪堆记录气候变迁的历史[N];北京科技报;2001年
4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任振强;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升高[N];经济日报;2001年
5 本报特稿 新华社记者 黄革 王勉;扶绥恐龙化石:破解自然奥秘的惊人发现[N];辽宁日报;2001年
6 谭作人;留住九寨沟的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瑟;救救新疆硅化木[N];光明日报;2002年
8 邹明/编译;树木无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N];科学时报;2002年
9 记者梁娟、钱荣;中日共探古丝绸南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张红梅;川西北牧民盼望绿草茵茵[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卫东;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热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2年
2 李德顺;古代气候变迁与汗法沿革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丁春文;秦汉自然灾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罗开利;鄂尔多斯东南地区150kaB.P.以来CaCO_3旋回与气候变迁的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孙百亮;清代山东地区的灾荒与人口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喜峰;论西周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西周社会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巧德;晋隋唐时期外感病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7 付彬;旱龙湾沼泽植被演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春艳;战国末到西汉时期的气候变化与关中农业的大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艳芳;周口店早更新世气候变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王俊荆;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中国战争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9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6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