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发与淬厉:民族精神发展的不同时代特点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汉民;晚清社会与晚清思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郑朝晖;;略论惠栋重构汉学的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4 汤奇学,孟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5 王飚;“人”的觉醒对传统文学原则的挑战——论龚自珍文学思想的近代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查昌国,吴海波;“中国思想史”教学中儒家边缘化透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方晓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严雄飞,朱良才;清代民间教育的近代化及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周兴生;;关于《庄子·天道》中裁判方法与拉伦茨裁判方法本质诸问题——道家裁判技术发微[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伯雄;;《春秋》“史外传心要典”说初探[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严寿征;;察变观风,,史有子意——读刘咸p槨吨问沸髀邸穂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宋义霞;;张载“四为”与政治伦理建立研究(提纲)[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葛志毅;;序:史学为中国文化托命之本[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5 耿云志;;关于近代思想史的几个问题[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中江;;进化主义与中国近代的保守、渐进与激进[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8 郑大华;;论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9 解玉峰;;论“花部”之勃兴[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孙美贞;吴澄理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杨合林;玄言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晓博;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8 赵渤;人为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钟华;思与诗的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张t熁
本文编号:2488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48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