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清初学者四书中的经义及典籍考辨举证

发布时间:2019-07-27 13:05
【摘要】:明末清初经学朝着实证化方向演变。伴随实证学风的深入发展,学界的批判的批判锋芒所向,不仅直接指向宋明理学的理论框架,而且还指向与之相应的经典文献系统。与此同时,以四书五经为历史文献载体的研究全面展开。清初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纷纷展开对四书的考辨。作为对崭新学风的一种开启,各种综合考辨充分展现出清初学术上的磅礴之势。本文试以清初学者对四书中经义和典籍的考辨为例,从一个侧面展示实证学术的意义所在。
[Abstract]:At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Confucian classics evolved in the direction of positivism.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mpirical style of study, the criticism of academic circles not only points directly to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Neo-Confucianism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but also points to the corresponding classical literatur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the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as the carrier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is carried out in an all-round wa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scholars began to identify the four book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s an opening to the new style of study, a variety of comprehensive textual research fully shows the majestic academic trend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aking the scholars'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meaning and classics of the four book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hows the significance of empirical learning from one sid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复;《辨骚》和“变乎骚”——兼谈刘勰文艺思想的矛盾[J];中州学刊;1982年06期

2 胡留元 ,冯卓慧;唐《御史台精舍碑》初探[J];人文杂志;1983年02期

3 莫家齐;宋朝“明法”“新科明法”及“试刑法”考[J];中州学刊;1984年06期

4 全仁经;北宋中后期的三次兴学运动[J];抚州师专学报;1985年02期

5 阮有道;王子坤;;难得的尊师皇帝[J];人民教育;1985年01期

6 宋秀丽;;读《经义述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7 乔润苓;;八股文述略[J];历史教学;1986年09期

8 来新夏;;试论传注[J];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4期

9 温钧陶;宋朝内江书画名人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0 马和生;敏生光阿訇热心教育事业[J];中国穆斯林;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祝平;;熙宁科举变革与《诗经》[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刘毓庆;;八股取士与明代《诗》学的转向[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西口智也;;季本的诗经学[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杨晋龙;;论《四库全书总目》对明代诗经学的评价[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郭全芝;;《毛诗后笺》与《诗毛氏传疏》比较[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茂泽;;“心解”:张载的诠释学思想[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毕福高;;“巨刺加运动”针法治疗脑猝中后遣症的研究[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8 谢景芳;;理论的崩溃与理想的幻灭——明代中后期的仕风与士风[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高寿仙;;明代士大夫对科举的评论及改革设想[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郭全芝;;《诗集传》与《诗毛氏传疏》[A];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苑文;生物经济 商机多多[N];市场报;2000年

2 李亚明;《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坐标[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廖静好;山东汉画像石[N];中国文物报;2002年

4 记者 多穷;十一世班禅:聪慧过人修行精进[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马韶青;古代的师爷与法律[N];学习时报;2002年

6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张守东;儒家的法律化与法学的儒家化[N];法制日报;2003年

7 朱祖延;荐介《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N];湖北日报;2003年

8 马少华;“跑题”是一个什么标准?[N];南方周末;2003年

9 胡雪良 通讯员 苏旭 吴象水;国有资产层层流失 楼盘开发团团疑云[N];市场报;2003年

10 张颖;经学史研究新篇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一风;《孝经注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进;唐代传奇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郜积意;刘歆与两汉今古文学之争[D];复旦大学;2005年

6 高明扬;科举八股文专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陈良中;朱子《尚书》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长文;明代科举取士中的时务策研究——以登科录为中心[D];河南大学;2001年

2 梁锡锋;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3 艾春明;论《韩诗外传》的经学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新宇;清代的法律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孙书平;宋代试论及其对文学之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6 唐小龙;试论魏晋南北朝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D];郑州大学;2004年

7 王妍;上海古塔历史文化信息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慈晖;元代科举与文学[D];扬州大学;2004年

9 黄迎周;《春秋公羊传》、《谷梁传》诠释方法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高汝东;汉代救灾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0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20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