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鲁学”解

发布时间:2019-09-17 13:36
【摘要】:"鲁学"的产生与鲁地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就其字面意义言,"鲁学"应当是指鲁地的学问,但实际上又不仅仅限于鲁地。其核心内容虽然是儒学,但同样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其中还包涵着丰富的古代典章文献的含义。秦汉之际,"鲁学"与"齐学"在经学内涵方面殊途同归,而西汉后期到东汉前期,两地学问逐渐分化,"鲁学"开始从单一经学向文学方面演变,孔融是汉魏文风转变的重要代表。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跃进;;贾谊的学术背景及其文章风格的形成[J];文史哲;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慧;王恒展;;论《聊斋志异》中两性角色的错位[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卫东;略论孔子的军事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刘刚;宋玉年世行迹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王兵,张征;试论庄子学派与宋玉的亲缘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袁刚;隋朝监察制度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张强;道德伦理的政治化与秦汉统治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邹水杰,岳庆平;西汉县令长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丁放,袁行霈;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常森;;《两都赋》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立新;;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及其对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健;;儒家伦理与东方政治探微——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心[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磊;;李林甫与开天朝局研究[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耿振东;;《管子》中齐人崇古管窥[A];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龙文玲;;《诗经·陈风·月出》主旨辨正[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马予静;;西汉文章两司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考论[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龚贤;;辛弃疾咏史词略说[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天生;;感受民间赛社的文化内涵[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张怀通;;由“允哉”看《逸周书》相关篇章的制作时代[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10 刘彬徽;;古史分期与楚国社会形态的思考[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之一[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顾平;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10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刚岩;论《史记》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家钊;两汉救荒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延娟芹;《晏子春秋》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梅蕾;隋唐童蒙教育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侯深;蔡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翁俊松;《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7 裴闯;颜延之生平创作平议[D];厦门大学;2001年

8 王铭;唐宋之际“四书”的升格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呼东燕;论孔子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报R 世界史论文索引[J];世界历史;1980年02期

2 相隆本;“风雨送春归”句最早见于蔡伸词[J];齐鲁学刊;1980年03期

3 高瑞泉;什么是符合辩证法的表述——和张明同志商榷[J];齐鲁学刊;1980年05期

4 朱活;齐鲁考辨[J];齐鲁学刊;1980年05期

5 许永璋;;说杜诗《望]健穂J];文学评论;1980年04期

6 杨里昂;;齐鲁行脚[J];山东文学;1980年04期

7 史立新;;《1900—1901年俄国在华军事行动资料》的中译本将陆续出版发行[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3期

8 冯契,丁祯彦;《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一书简评[J];哲学研究;1981年05期

9 齐燕;一览众山小[J];w,

本文编号:2536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36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b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