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后期《史记》版本的一次重大变化——六朝写本《史记》“散注入篇”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易平;《史记·张丞相列传》勘误三则——兼论六朝写本裴注《史记》残卷的校勘价值[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周少川;藏书与文化——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周晓陆;秦封泥所见安徽史料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商原李刚;;“道治文化”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许兆昌;;上古华夏区域国际体系的演变[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安朝辉;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与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欣;中古文学场域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赵晨昕;唐代宦官权力的制度解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博;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D];西北大学;2003年
10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松;汉武帝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D];南昌大学;2010年
2 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王萍;《后汉书》李贤注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飞娜;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牛宣岩;阮元的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理;“公民教育”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俊杰;《史记》《汉书》虚词异文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沈娟;述评章实斋“《春秋》经世”观[D];复旦大学;2011年
9 林海非;齐梁寒士文人的仕进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翟清伟;孙吴君臣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智耕,龙剑平;《史记》徐广注版本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张玉春;历代《史记》版本著录考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03期
3 张玉春;历代《史记》版本著录考论(续)[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06期
4 郏旭东;;《史记》三家注在保存文献及收集史料方面的贡献[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郭天祥;;《史记》标点指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钱宗武;《史记》引《书》虚词修辞[J];古汉语研究;1989年04期
7 布仁图;梁启超的《读<史记>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0年05期
8 张玉辉,张玉军;《左传》、《史记》人物描写比较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江秀玲;《史记》修辞艺术探微(下)[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奚可桢;建国以来《史记》研究书目总略[J];东南文化;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燕传琪;;《史记》中之“颍上”究在何处[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刘贵华;;金圣叹论《水浒》和《史记》[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谢宗万;邬家林;;《天宝本草》著者及版本内容比较评述[A];2002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2年
4 曹晖;刘玉萍;;《本草品汇精要》版本考察补遗[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正;;初版本的特别价值[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6 布莉华;;《史记》对《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继承和发展[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瑞升;;《徐霞客游记》明清八序概览——《游记》版本散记之四[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8 李秀英;;华译《史记》可读性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灿s,
本文编号:2577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7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