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南朝礼学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21:23
【摘要】:礼学通过先秦两汉的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已形成一门显学。历来对礼学发展的研究颇多,且皆分时段逐一分析,这里不作赘述。由于时代背景、统治者提倡、经学的发展、玄学的冲击等诸多原因,魏晋南北朝时的礼学在各种特定因素的推动下上升到了一个前朝未曾达到的高度。因为礼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地位,产生了大批精通礼学的儒者,他们造就了这一时期礼学文献的特有面貌。历来学者对南朝礼学文献的研究不多,本文主要关注南朝礼学文献这一研究主题,通过对南朝现存或散佚的礼学文献的整理分析,以探究南朝礼学文献的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先秦至南朝礼学发展概况。主要讨论先秦主要的儒家学者对上古礼学专著的扬弃,两汉经学家因今古文之争对礼学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魏晋南北朝对前朝礼学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先秦时期主要谈到春秋时期孔子“以仁释礼”的礼学主张和战国时期荀子“以法入礼”的礼学思想。通过他们对礼学的扬弃,使得后世礼学有了基本的研究范本。对于两汉时期的礼学,笔者主要关注议礼现象和今古文之争中对《周礼》一书的讨论情况。而魏晋至南朝时期的礼学发展过程则是本章重点阐述的对象,其中又着重叙述南朝礼学之发展。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南朝礼学文献概况。主要通过对南朝的礼学文献基本情况的研究,以期从中找出相关规律。其中会针对不同文献介绍作者的生平、探究其历代著录情况、辑佚情况。而对于已经散佚且无从辑佚的文献,则根据有限的相关记载推断出它们散佚的大致时间。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南朝礼学文献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根据上一章对南朝礼学文献概况的相关研究,发现南朝礼学文献具有数量激增、内容细化、重视丧礼、丧服等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与礼学人才的大量出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特有的“变礼”等特定历史现象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92.9;K23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焕君;《丧服》用杖制度考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1期

2 刁小龙;《丧服》“报服”考述[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1期

3 陆建华,夏当英;南北朝礼学盛因探析[J];孔子研究;2000年03期

4 彭林;论清人《仪礼》校勘之特色[J];中国史研究;1998年01期

5 詹子庆;对礼学的历史考察[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5期

6 杨志刚;汉代礼制和文化略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7 杨向奎;礼的起源[J];孔子研究;1986年01期

8 沈文倬;;对“土丧礼、既夕礼中所纪载的丧葬制度”几点意见[J];考古学报;1958年02期

9 金景芳;论宗法制度[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02期

10 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J];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01期



本文编号:2598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598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1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