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所见族灭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00:32
【摘要】:春秋时期的政治斗争往往以家族间的争权夺势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由于贵族政治实力是以其族属作为保障的,因此,消灭敌对势力的根本办法就是夷宗灭族。政治斗争是《左传》所见春秋时期族灭现象产生的主因,具体反映在公室与公族、公室与卿族、公族与卿族之间的政治斗争之中。从以族灭现象表现出的贵族政治斗争的历史过程看,族灭使得贵族政治权力不断下移,卿族藉此逐渐崛起,最终在春秋晚期出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局面。笔者从国家、家族、个体三个层面分析了族灭现象对春秋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族灭现象使得君臣关系不断解构、重构,国家政权因此动荡不安,一些族灭现象与外部势力的干预有关,从而影响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夷宗灭族直接影响着不同家族间的力量对比,从而对春秋家族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尽管春秋时期的族灭现象主要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但它也是族刑的历史渊源之一;族灭现象也影响着春秋时期特定个体的政治命运,身死者有之,复立、出逃、降为皂隶者也有之,与之对应的是,一些个体因此获取了更高权势。族灭现象反映在春秋时期的预言观中,表现了人们一方面相信灵异,一方面又尊德崇礼的思想观念。族灭现象所见春秋时期的“忠”观念既与当时的双重君主观有一定关联,也有忠诚于君上的观念因素,还有基于自身利益表现出的“忠”观念。族灭现象也反映出当时以血食为中心的保宗、保族、保祀之观念,体现出春秋时期宗族观念的一些特点。总之,族灭现象反映出春秋时期新旧交织的社会特征,通过研究族灭现象可深化对这一时期贵族政治的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25.04
本文编号:2617210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25.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斐;“血食”探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王克林;;试论我国人祭和人殉的起源[J];文物;1982年02期
3 彭邦本;;从曲沃代翼后的宗法组织看晋国社会的宗法分封性质[J];中国史研究;198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白艳芳;春秋晋国愪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郭芳;春秋左传“忠”观念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邵志叶;《左传》预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姚海燕;《左传》中春秋晋国卿族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7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61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