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北方士绅群体的兴起与宗族的构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之鉴;孙奇逢“学术废兴系世运升降”思想浅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2 李之鉴;略论孙奇逢对于明亡的几点反思[J];中州学刊;1992年04期
3 李之鉴;;孙奇逢的初步民主思想及历史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4 孙聚友;论孙奇逢的学术思想[J];齐鲁学刊;2000年01期
5 李烈辉;学问与道德的典范——孙奇逢[J];档案天地;2003年02期
6 郭彦玲;中州大儒孙奇逢[J];中州今古;2003年Z1期
7 宋宜林;;孙奇逢“工夫论”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朱康有;;孙奇逢心性实学简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9 陈先宝;;论孙奇逢思想的两个层次及其价值[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王永灿;;近十余年来孙奇逢哲学思想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圣雅;;孙奇逢思想于朱熹思想继承改革探析——以《四书近指》中庸卷探其对台湾人文思想之影响[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枫林;孙奇逢理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新;孙奇逢理学思想探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赵春霞;孙奇逢的实学思想[D];河北大学;2001年
3 宋宜林;孙奇逢研究:历史地位、理学思想、学术史建树[D];山西大学;2005年
4 王永灿;孙奇逢心性论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陶英娜;孙奇逢理学视域下的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程飞;孙奇逢实学思想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7 王坚;无声的北方[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枫林;孙奇逢《理学宗传》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29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62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