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医巫闾山国家祭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7:12
【摘要】:中国古代名山有五岳、五镇。医巫闾山是我国古代五镇之一,《周礼》明确其为“幽州山镇”,隋代将其升为国家“北镇”。自唐以迄清,历代对其加封不绝。唐封“广宁公”,宋金封“广宁王”,元封“贞德广宁王”,明清称“医巫闾山之神”。国家对闾山的祭礼是一个逐渐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东晋南北朝以前,受《周礼》地位不高的影响,闾山未入国家祀典。随着《周礼》地位的提升,闾山开始出现在官方祭祀中,但主要以陪祀的身份出现在京城郊祀中。隋以后国家开始对闾山进行专祀,形成闾山所在地祭祀。闾山所在地祭祀主要有地方常祀、因事遣使之祀、皇帝亲祀三种祭祀类型。在整个镇山祭祀格局中,闾山有其自身的特点,即辽朝谒陵祭祀和元明清的崇高地位。国家祭祀闾山皆至北镇庙致祭,因此北镇庙是闾山国家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人看来,镇庙的完好与否影响山神的灵验程度,故频繁对北镇庙进行维修。北镇庙长期由道教管理,说明了道教与国家镇山祭祀的结合度更高。但佛教在民众的支持下,曾一度取得北镇庙的管理权,说明了在民间信仰的冲击下国家也会有所妥协。国家频繁祭祀闾山,有着象征国家统一与王权至上、标榜王朝合法与君权神授、强化镇守东北边疆之职、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等政治内涵。
【图文】:
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这千年的之规模。金、元虽曾频繁地致祭“清时期的情况尚有迹可寻。岳镇海方修理,如《元典章》载:“庙宇损际执行中,由于国家财政困难等原分建筑毁于战火,只遗正殿三间。鉴规模较小,“于寝殿之南,建瓦屋各一间,缭以垣墙”②,使明朝北家财政紧张,,故对北镇庙只能进行
由于“边事旁午”,守臣无暇遂于是年九月开始修建,历时四年宇及左右司门墙朽腐者撤而易之,经韦朗提议,北镇庙又一次得到维碧、丹栘。又增左右翼廊二十楹以前展台基加为八丈五尺,东西十三。以至斋宿庖库,| 簋M爵无不备楼,增左右翼廊 20 楹。韦朗在辽》,第 59 页。见《辽东志》,见《辽海丛书》第 1 册,第 38见《辽东志》,见《辽海丛书》第 1 册,第 38:永乐时期北镇庙布局示意图刘振军《北镇庙》 第 79 页)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33;K23
本文编号:2639955
【图文】:
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这千年的之规模。金、元虽曾频繁地致祭“清时期的情况尚有迹可寻。岳镇海方修理,如《元典章》载:“庙宇损际执行中,由于国家财政困难等原分建筑毁于战火,只遗正殿三间。鉴规模较小,“于寝殿之南,建瓦屋各一间,缭以垣墙”②,使明朝北家财政紧张,,故对北镇庙只能进行
由于“边事旁午”,守臣无暇遂于是年九月开始修建,历时四年宇及左右司门墙朽腐者撤而易之,经韦朗提议,北镇庙又一次得到维碧、丹栘。又增左右翼廊二十楹以前展台基加为八丈五尺,东西十三。以至斋宿庖库,| 簋M爵无不备楼,增左右翼廊 20 楹。韦朗在辽》,第 59 页。见《辽东志》,见《辽海丛书》第 1 册,第 38见《辽东志》,见《辽海丛书》第 1 册,第 38:永乐时期北镇庙布局示意图刘振军《北镇庙》 第 79 页)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33;K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崔向东;;论医巫闾山文化内涵及其特点[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2期
2 于志刚;;北镇庙概述[J];大众文艺;2011年21期
3 杨天宇;关于《周礼》书名、发现及其在汉代的流传[J];史学月刊;199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目;古代国家镇山祭祀格局初探[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9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639955.html